自从开了公众号之后,就经常被关注的朋友吐槽,为什么不经常更新文章。当然我有千万个理由说自己很忙、事情很多等等。但是,在年底把手头的工作差不多理完工作稳定下来之后,我发现还是有不少时间可以用于写点东西,再加上,自己有一个题目想写很久了,所以,从下周开始,我会用一年时间来更新系列文章,这个系列文章的主题就是我的标题——52周下午茶市场。
接下去52周时间内,每周我会不定期更新至少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记录,争取在一年内完成不少于52篇的文字。当然文字不会很严谨,甚至有一些就是我的碎碎念,但是希望大家多和我交流和沟通,最好的结果就是最终的文字是集思广益的结果,而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解释下我可能会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下午茶市场
这是我自己一个不完善的想法,意在描述中国社会从温饱阶段跨越到保暖思淫欲阶段所产生的消费升级,从70后跨越到90后所产生的消费变迁,会给各个领域的产品和品牌带来很多新的机会。
如果说正餐保证了人们的温饱,那么下午茶就是人们在正餐之外的需求。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在午后的暖阳下,抱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红茶,舒适地靠坐在窗边的沙发上,TA会仅仅满足于等待晚餐吗?
不会。
TA会希望有一本书,或者是一个iPad,可以轻松地阅读或娱乐;或者是想着新买的房子要怎么装修;或者是考虑给GF/BF送什么样的礼物;或者是在翻阅App store的分类单想下载几个游戏……总之,所有温饱阶段不会考虑的需求,在下午茶的时候都会出现。这些相对来说额外的需求,在过去十年来成就了众多的细分市场。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自从电子商务发展以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越了美国,中国的互联网零售总额在2013年甚至超越了18000亿元,占全社会零售总额也超过了6%。电子商务,不管是作为线上零售的平台,还是改造和优化传统企业的工具,乃至品牌营销的渠道,在广泛意义上已经覆盖了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和商家。
随着海量商品和信息涌入交易市场,至少在线上,呈现的是供远远过于求的局面,再加上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强势改造传统互联网,都逼迫着大量商家提升产品品质、提升渠道效率、注重技术创新、重视社会化传播、注重提升消费者口碑,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
消费者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消费能力和素养也日益提升。过去只会买5元3双袜子的人群,现在买起50元一双的Cotton Republic也从不眨眼;过去喝雀巢咖啡就满足的人群,现在对星巴克还会挑三拣四;曾经红极一时的Espirit,现在沦落成偶尔被人扫街带过的n线品牌……消费者正在变得越来越懂行,也越来越难伺候。
这时候的消费,喝一杯下午茶,讲究就要多得多了。不仅仅要喝红茶,还要看是不是印度原产的大吉岭,或者福建原产的大红袍;坐的沙发,要看用的是不是原木,设计是否合眼;茶点的瓜子和花生,也从街边摊购买升级成了淘宝上出现的新兴品牌。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消费者,不仅仅在乎消费,更在乎消费背后的意义。
正如青年志出品的《大时代小世界——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中所描述的,90后一代更多的使用品质生活来定义安全感,通过消费承载轻型梦想,对他们来说,生活的长度和宽度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通过生活的精细度才能把握现在,才能找到自己是谁、在哪里、去哪儿。
借用其描述,尝试定义下午茶市场的概念:第一,这一市场面对的消费需求一定在温饱需求之外或者之上,拓展了生活的长度和宽度;第二,生活的精细度,也就是品质垂直消费品是其消费群体主要诉求,例如花笙记所代表的中式唐装,甚至未来会有“适合下午跑步的唐装式样运动服”这一品类存在;第三,正如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中描述的,产品的价格和品质一定属于轻奢侈的范畴,也就是普通人咬咬牙踮踮脚就可以消费的产品。
至于为什么以90后的视角来定义,是因为根据个人观察来说,80后的消费行为并不能称为主流,80后的消费习惯要么向前靠近70后,要么向后靠近90后,很难有一种称之为80后统一的消费习惯存在。对于80后而言,生活一直介于“活着”和“活过”之间,梦想飘逸的“活过”,却一直坚强的“活着”,用“中国三明治”这一网站名来代指更为贴切。
轻奢侈
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中定义了消费良机分化后的两类需求,第一类是“憧憬自由之丘”,第二类是“新奢华”。
“憧憬自由之丘”的意思是,商家提供价格便宜但让消费者感觉如在自由之丘(日本东京市内的高级住宅区)的商品和服务;“新奢华”则提供能让中低阶层客户“虽然觉得有点贵,却想获得”的商品和服务。(以上均摘自书中的原话,略删减)
用大前研一的话来说,就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
尽管中国的市场环境、消费人群等等和日本有很大不同,但是对于这两句话的理解应该是相似的,而为了给这两句话一个总结词,相比之下我觉得最好的就是“轻奢侈”。
慢公司
之前有一篇文章曾经涉及过这个话题,下次修改后再发一遍。
这里的慢公司只是相对于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而言,那些更愿意沉下心来做产品,更愿意慢慢地琢磨产品和设计的商业化,让产品和服务都臻于完美的公司,都可能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慢公司。
另外,和慢公司相对的概念是慢生活,越快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人们就越向往慢生活,向往有品质的lohas,这种梦想也是慢公司之所以存在,而且会活得不错的原因。
综合来说,目前我认为慢公司有以下特征:他们满足于获取合理的利润,而不是盲目追求销量或者品牌溢价;他们只为一小部分用户设计;他们虽然商业上保守,但并不抗拒新的传播工具,而且能够“诗意”地展现自己或者自己的产品;他们往往试图把从生产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更重要的是,商业化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原创设计,他们甚至很少去看数据分析什么设计好卖,只听从内心的声音。
交流请加微信公众号:Knowhow_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