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我看过《墨菲定律》,当时觉得又害怕又有点搞笑,“如果一件事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其实墨菲定律只是爱德华•墨菲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阐述的一种现象,后来被无限放大,赋予了很多变体,很多工作生活中的过失都被归到这一心理学效应,好像每一天都是水逆,简直就是乌鸦嘴本嘴。
由心理学家苏珊娜•塞格斯特伦编写的《打破墨菲定律》从全新的视角,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给我们诠释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以及一种新的概念:防御性悲观主义。作者花了十年时间研究和学习乐观主义是什么,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研究,得到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
1 适度乐观的人对消极和积极事物的关注是平衡的
消极的人看到的永远是有缺憾的一面,他选择相信的就是悲观和失望。而乐观的人总会发现乌云背后的阳光,风雨之后的彩虹。事物不会变,变得只能是我们的看法和想法。是时候打破“怎么选都是错”“该来的失败总会到来”的墨菲定律。
乐观者总是期待最好的结果,他们相信事情不会变糟,他们希望事情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发展,但事情有时确实会出错,在情况特别严峻时,乐观主义者可能会特别脆弱。适度乐观的人,对积极事物的关注度和对消极事物的关注度是平衡的。
而非常乐观的人对积极事物的关注度更高。证据表明,悲观主义者比乐观主义者更倾向于脱离现实。乐观,虽然更注意积极的一面,但也会注意消极的一面,他们知道如何保持平衡消极的注意力偏见,会导致悲观主义者试图避免关注具有威胁性的消息。但是乐观的信念可能会反过来帮助人们接受潜在的威胁,而不会感到无助或沮丧。
2 防御性悲观主义者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防御性悲观主义。与性格悲观主义不同,防御性悲观主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现策略。性格悲观主义者的一个特征是他们会放弃,但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不会轻易放弃。从对潜在问题的反应来看,防御性悲观主义者更像性格乐观主义者,而不是性格悲观主义者。性格乐观主义者和防御性悲观主义者,都会思考如何克服困难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而性格悲观主义者倾向于避免思考问题或者干脆放弃。
作者认为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实际上可能是性格乐观主义者的一种应对策略。防御性悲观就是对悲观预期的乐观态度。性格悲观者,甚至在比赛前就承认自己有被打败的设想,而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则反复地练习。防御性悲观主义强调的是,当你预料到问题,但觉得自己可以克服他们时才会出现的情况。而乐观主义者往往不会认为有什么目标是无法实现的。防御性悲观主义:期待最坏的结果却能取得最好的结果。
3 乐观与悲观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世界上最乐观的10个国家,包括韩国,阿根廷,希腊,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乌拉圭,加拿大,智利,南非。10个最悲观的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西德,日本,卢森堡,荷兰,法国,丹麦,葡萄牙,芬兰。
乐观的和悲观的人回忆童年方式的差异表明,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容易记住:父母是乐观的,鼓舞人心的和快乐的,也就是说父母是乐观的榜样。孩子们长大以后,似乎亲子关系对他们的乐观程度的影响就变小了,随着不断成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资源以及乐观情绪有了越来越多的掌控权。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结语:
心理学常说外面没有别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心的投射。也有“宇宙法则”认为: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打破墨菲定律,克服消极心理暗示。这本书深入分析了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差距所在,帮助我们通过运用乐观主义者的秘诀,打破人生中的束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享受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