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漫长的这个暑假里,我看了《贫穷的本质》。当时,两位作者还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并不出名。当时是一个很爱看书朋友推荐我,刚好那段时间对经济、对钱非常感兴趣,时间也很空,就看了。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被里面穷人的消费观深深地震惊到。
其中有一个描述是这样子的:经济学家去调查时发现,那些连来年的种子都没有着落的穷人家里却有非常好的电视机。试想一下: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没办法非常好地保证的情况下,家里却有着非必需品——电视机。对农民来说,几乎家家都有的彩电、收音机,其实是比较昂贵的一个物件,但他们却说,我已经吃得不好、住得不好,日子这么艰难了,如果连电视都没有,这日子怎么过下去?
另一个描述也同样令人深思。从来舍不得买保险,舍不得花一点钱种疫苗或者是买一些设备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但是他们却舍得花很多很多的钱,哪怕一家人所有的积蓄或者是举债去办一场丧礼。简直像在说我们村的故事!分明就是我们村民各家的日常!一场丧礼要花很多钱,所有子女平摊,每家每户也要好几万。说来不可思议,很多老人生前为一个月几百块的赡养费或者只是让后辈送个饭都哭、求、吵,死后葬礼却风风光光。
一场我们村的婚礼现在没有10万根本办不出来。每一个来喝喜酒的人一包中华香烟是必须的,更别说这些年越来越豪华负责的喜糖盒子里。以前只是2个红鸡蛋,几块糖。现在鸡蛋、巧克力、果冻、饼干、糖、红枣等零零总总装满一个手提的大盒子。想想大家的年收入,想想这个占比,其实多么不值。但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根本就不会去思考这些做法是多么不合理。对一个农村家庭的财务健康发展计划,是多么深重的打击。而哪怕意识到这种不合理,在当下,有没有能力说服家人能不顾村民的闲言碎语去办一场精简的婚礼都很难。
村里的大家会花很多钱去买,比如说我们会买车子。不要小看农村车子的购买力。就我们这样一排房子大概15户人家,一家有两辆车的居然有5户人家。村里的车从小四轮到宝马、玛莎拉蒂都有。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村真的有多富裕。家里城区有房子、能够各方面保险什么都做好的其实也并不多。
第三个关于穷人消费的理念,也非常有意思——穷人眼里的一美元和富人眼里的一美元是不一样的。穷人会非常精心地去花费一美元,比如说一美元可以在一美里店里有很多种选择:临近过期的打折1L牛奶,饼干,节日过后的装饰品等等。反之富人眼里的一美元显得没有那么有用。其实很好解释:《稀缺》里面的管窥原理告诉我们,在关注到某一个点的时候,我们的眼里只有这一个东西,就像你只能看到管子里的这一点东西。因为一美元对穷人来说很重要,所以自然就会无限放大,就会把它发挥出充分的功能,而富人的眼里一美元并不是他的重心。他更关注一美元之外的世界,所以一美元的无穷用法,他们是关注不到。
我们的视野很难跳脱开原生家庭或者所在的阶层的束缚。只有不停地反思、学习、成长、复盘,才有一些可能跳脱开。用不一样的视角里面去看待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反而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更大裨益。
与其说我被里面穷人的消费观深深地震惊到,还不如说我被自己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消费观在作者视角下的解读深深震撼到了。唉,原来可以这样理解。
从前两个消费观的反馈来看,我发现其实穷人之所以选择宁可自己吃得很差,没有营养导致生病也不肯把买电视机的钱,从消费里面剔除掉,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在作祟。“我已经过得这么辛苦了,我已经过得这么惨啊,可是我居然连电视都看不起。”你是不是更容易会去买?像现在商家、公众号、影视作品在不停地体现当代的女人们:我又要在职场打拼,我还要照顾家里,我已经这么辛苦了,我每天那么辛苦,我居然连某某口红都不买,某某化妆品我都不用,某某包我都不买......消费主义年复一年洗脑的情况下,我们会无意识地去花销,毕竟口红、某一套化妆品、某一个包大部分人还是可以买得起的,或者省吃俭用几个月也总可以买得起。买的当下,仿佛当我拥有了一个包,当我拥有了某个奢侈品的时候或者某一套非常精美的化妆品的时候,我的人生就一定变得更幸福了,我的人生就变得更好了。事实,这种感觉可能几天、几个星期就会退散掉。
而此刻年轻时候的巴菲特们正在把大部分消费的钱攒下来,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差距。穷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