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被浦东某地块再创新高的消息给刺激了一下,去年这个时候因为置换房子和老公频繁奔波此地,背靠古镇紧邻16号线地铁,其实说是靠近地铁站,基本上能相中的房子直线距离也在2-3公里,这样尴尬的距离如果不是我已经全职,平时依赖地铁比较少,我是不会考虑这个地段的,但是作为改善性需求的刚需,能够不背负太多贷款置换到一套可以三代同堂的房子,这里又真的是一个可选项,不停的说服自己接受这个沿途都是农田外环以外远离市区的房子,终于在某一天晚上看房来回的路上,我投了反对票。
回想起来是因为那段没有什么路灯漆黑的外环高速,我突然想到老公如果因为工作晚归,开车行进在这条路上是一种什么心情,以及出外环那段拥堵的路段,回家的路本应该心情舒畅充满向往,但是这段路开起来却不怎么愉悦。
再加上这个地段的学校真心很一般,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看到这里大家也许觉得可笑,已经到外环选择置换还考虑“学区”,真的是天方夜谭。没错这就是买房人的心态,换句话说每个人在房子的问题上,永远痛恨上涨的房价,又很怕自己的房子没地铁没好学校失去自住的便利,失去房子升值的空间。
在讨论买房的帖子里,过来人都会建议你买次新房,因为这意味着基本的配套居住的功能性;再不济也要买地铁沿线或者地铁规划路线,这意味着人流的涌入,和随之而来的商业配套;他们会指导你老破小要慎入,如果一定要买就要投资学区房,这意味着有人会接手,千万不能买顶楼无学区的老破小,那就有可能跑不过通胀,卖不出好价钱。
早前看见一篇文章,说高房价以及长时间在地铁奔波让大城市的年轻人正在失去创造性,没有人真的能够在地铁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提升自己;或许这有些道理,但是面对房子这些失去创造力的年轻人,却削尖了脑袋去创造买房的奇迹。
我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两个80后的年轻人在上海,本来靠家里的支持买了一套地段还不错的老房子而且还是顶楼,因为看好房价上涨预期,也是真心想改善,就准备用这套60多平的老房子去置换一套150多平的大平层,当时购买的单价已经超4万,老房子顶多卖200多万,这套新房已经超500万,后来逼的两人差点要去借高利贷,最后用她的话来说:能说的出的苦都不算是苦,每到信用卡到期的时候,她就躲在家里用拉卡拉这张刷那张来套现还款,我听完很佩服她的创新和承受力。
另一个朋友也是类似的情况,本来她的星座是金牛座,理财非常保守在房价的压力下,她也铤而走险,她说这套房子我看好它升值,现在还贷是有压力,那我先不住进去出租抵房贷没有问题,我说你买房子不是为了改善住房?她早就想从50多平的房子里搬出来,和婆婆分开住,她说我大不了就去租一个小一点的,等经济上缓和一下,我再住进新房。
其实大家已经达成共识,房子买大能不能自己住不重要,而拥有一个升值的固定资产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一种恐慌,现在不买我就买不起了,工作开心不开心不重要,保住一份能还房贷的工作很重要。
如此这般留在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因为这些来之不易的点滴积累,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很难用平常心对待教育这件事,对我们这代人而言留在这座城市,大家对于资源的渴望和掌控已经远超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 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还抵押在银行,70后步履蹒跚,80后已经力不从心,紧跟其后的90后也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你不进就是退,所以学区房与其说是教育资源的争夺,不如说是我们不想丢失阵地的旗帜。
没有孩子的人只是从溢价或者学区房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去看待这个“怪像”,认为购买学区房的人不如省下钱去供孩子读私立出国就读,这样不会降低生活质量。古时候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现在的我们也用学区房来划分孩子的未来,其实这仍然是资源的争夺,去国外读书是另一种资源途径,其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更多,这其中的文化差异并不适用所有人,正因为如此学区房的热度短期无法下降。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些理论之所以仍然被忽视,是因为本质上很多父母自身有很多外在的压力,自己都缺乏一种安全感,回到家已经无力去和孩子认真的交流,而学习成绩这个硬性指标最简单最省力气去判断孩子是否掌握所学知识,你也许会问那孩子的心理健康动向谁负责呢?这些家长估计潜意识里会说:我这么累,压力这么大,谁又来为我的心理健康负责呢?家庭影响社会所以看社会新闻,你会发现当前的社会并没有因为财富的积累而变得更健康向上,负面的新闻却屡屡上榜。
所以大家又各司其招,比如有买个很小的学区房挂户口的,实际另租住在另一套房子里求学,一旦学习结束卖房走人,这真是真正的学区房,只为上学不为居住。再有甚者“假离婚”购买二套,这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的手段,反正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一线城市很多人迁徙而来,但在城市这个魔圈里面,人们经常围绕房子车子孩子还在迁来徙去。政府忙着引导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却又让人们误以为高生活的质量就是能抢在“地王”之前买到预期的房子,能在资源紧张的当下为孩子“占领”学区房的一席之地,一个孩子不够,还要为开放后的“二宝”做打算。
人的一生不过百年,但是现今我们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忙着规划有点违背“本性”的事情,有房住有学上已经不是生活的标配,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人们日常谈资。而今我置换的房子没有“地王”也非“学区”,那你我就此别过,从今往后各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