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关于写作技巧的书之前,我对写作有着很深的误解。认为写作是靠天赋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没有语感所以我写不好;我是学理科的所以我写不好;我生活经历不丰富看得书少所以我写不好。现在我发现这些都是我为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东野圭吾也是理科出身,村上春树29岁开始小说。村上说每天写作是件体力活。
布兰登·罗伊尔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真的是小小的一本才一百多页。以非常简洁的语言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为切入点,介绍了20种写作小技巧。虽然作者针对的是英文写作,但写作的结构、风格、可读性等写作技巧同样适应于中文的日常写作。最基本的日常写作是将自己的观点,简洁清晰的表达出来。
布兰登·罗伊尔在考试培训机构担任主管,潜心研究英文写作、逻辑、语法等教程。独创了一套教学体系,并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等畅销教材。
在这里我稍微列举10个我最在意的技巧,共同学习。
1、运用“自上而下”的结构。
开头给出核心观点,中间给出论据,最后总结。自然的起承转合,让读者知道你写的是什么,而不是让读者去猜测你到底想表达什么,除非你写的是小说。
中间论据部分,把主题分解成3个左右的主要部分,去阐述。 为什么是3个左右?1个缺乏说服了,证据太少,很难解释清楚。5至6个以上太多,容易有重复内容,太多的信息反而突出不了重点且容易把人绕晕。
2、整合相似的事物
同一个主题的观点,论据放一起。不要一会说销售业绩的事,下一句又扯到软件运行的事,这样读者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先说一件事,再说另外一件事,逻辑才清晰。
3、个性化的例证
我们在说一件事的时候呢,总喜欢举个栗子便于理解。那我们通常举什么例子才能够触动读者呢?自己的亲身经历,信手拈来。真人真事总是比虚构的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因为总会有人有类似的经历。
看自媒体写作课,都讲要学会讲故事,把道理融入到故事当中,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我总是不以为然,依然直接说道理,直接把自己最近的感悟分享出去,结果看的人很少。最近把自己遇到的一些事写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感悟,阅读量果然提升了不少。还有很多人在下面留言,讨论,有些人则表示有类似的经历。
分享轶事,名人的故事,类比,比喻。有趣的轶事会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名人故事比较有说服力,有权威效应。类比比喻也可增加可读性,我们说一个人意志坚定,一般会说钢铁般的意志,比直接说意志坚定要给人印象深刻吧。
4、砍断长句
平常的文章,特别是自媒体文章,基本都是消遣类的。一句话太长,会影响阅读体验。就跟一口气呼太长会让人不舒服一样。把太长的句子,砍断成几个短句,能够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5、使用转折词
转折词就如同交通信号灯。
看到例如,读者就知道下面是举例子了。
看到首先,读者就会去找,其次,再者之类的,说的肯定不止一点了。
看到因为,读者就知道你在说原因,后面会有所以导致的结果。
6、保持文章性别的中立
不要有什么体现你性别歧视的,否则很容易引起公愤。观点也不要太偏激,客观理性的阐述观点,而不是利用偏激的言论去激起读者的情绪。虽然说好的文章能够引起共鸣,但那是让读者有“这说的就是我啊”这种感慨。偏激的观点会让人很不舒服。
7、排版和设计
有些人文章写得好,但是排版太差,影响阅读体验。不过现在很多网站发表文章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基本排版,不至于排的太乱。其实只要字不是特别挤,让人看着受难的排版都还好。
8、运用可读性工具
一篇文章可能很长,但并不是谁都有耐心一句一句看完。那么就要突出关键词和短句。
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一般会是主题句。那么把主题句加粗,读者第一眼看到,就知道这段大致会讲什么,决定看还是不看这段。
还可以用斜体,下划线,破折号等突出你的关键点。
9、好的标题
标题可以明了的传达一些基本信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例如,要交一份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报告,那么标题一般是《xx地区关于地球化学xx指标的分析报告》这样比较具体。说明文的标题要具体,明确。
网文的标题呢,就不需要这样明确,但也要有一定的指向性。 不然看到标题读者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怎么会有点开的欲望呢。
10、改稿
很多作家都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我以前误以为好的作家,写文章都是一气呵成从来不需要改,甚至都不需要写好后重头再读一遍的。
改稿改几遍呢,没有定数。文章越长,需要改的遍书肯定就越多。怎么改稿呢,看有没有错别字;举证是否正确;例子是否恰当;立意是否偏激;是否离题了;措辞是否恰当;删除冗余。改到你觉得不需要再改一个字为止。
除了日记之外,所有的写作几乎都有读者的。我们写作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客户思维这个概念。读者是否能懂你的意图,读者看起来是否会觉得无聊,读者是否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运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的一些写作小技巧,使文章更加简洁,清晰,具备可读性。不防在日常写作的时候运用那么几条,就会发现自己的文章写得真的更加条理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