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听课,很累,但是也是满满的收获。
上午第1节课是一个老师讲的古诗吟诵,这节课对于我来说完全是开眼界,以前一个山东的老师来岳小献课,听过他吟唱,但是不知道方法。这一次这个老师教了一下吟诵的方法,就是怎么样去画平上去入的音,分声调节奏来吟唱。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一堂课用到班上去的可能性不大,学生对于这一个接受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我不能每一首诗都准确地去标出来,我自己没有接受系统的训练。来展示这个课例的老师,她自己是专门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就会比较专业。
这节课给我的感触很大,能够从这样一个课堂中学到新的知识,体验到新的不同的东西,而且基本上也算勉强掌握了方法,就觉得很有收获!
第二位老师的课相对于来说没有那么“独特”,就讲的一个列小标题,但是在教列小标题上花了很长的时间。当时给我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给学生来列小标题。我们就是匆匆地在赶进度,就为了一个目标完成之后接着往下面走。其实这就是年轻老师的一个通病,就自己预设好一个情景,预设好台词,就希望学生往着我们预测的情景当中来踩,而不是他去生成什么,我们来“接招”。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其实不要怕浪费时间,可能这节课给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他学会这一个方法之后,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或者需要他迁移的时候,我们就会节约很多时间,而不是一直教,一直教。这么多课文,每遇到一个知识点都去教,那肯定是教不完的。现在的统编教材,就是讲究一个整体的连贯性,一步一步在阶梯中学习。所以第二节课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有些时间必须去浪费,教学活动就该落到实处!
下午的课是我跟领导表达我很想去听争取来的。今天下午是何捷老师的课,之前也听过他的《刷子李》,但是今天还是特别想去听一下。在听之前其实会有一个担心,就是说怕这种专家,他同样一个课的内容,他讲的流程和套路。但是今天去听了之后才发现哪怕是同一个课件,同一个人,同一篇课目,他也会上出不一样的精彩。他还是会根据当班的情况来改变他的教学。当时有一个老师提问,说让他给年轻老师提建议,何捷老师也说到了年轻老师不要着急,一个就是经验的积累,要慢慢慢慢的。
第2节课就是一个老师教的习作课,她可能没有何捷老师现场那么热闹、那么幽默,但是她的习作课就是让学生在表达、在说了之后来写。我之前还担心她给了范例之后,学生会按照她的范例复制下来,看来我想多了。他们的学生还是很会迁移的,写出了不同的情感。有时候我们写作是没有教给学生方法,有时候是光教了方法,没有让他去体验之后来自己写。虽然听完之后还是觉得写作很难,但是觉得可以慢慢去实践,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