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刚下乡时,笃信无疑,何况咱又不是韭菜麦苗分不清,知道啥才说啥,不敢说那外行话,大多时间干起活儿来依样画葫芦,大差不差,加上不惜力、不奸滑、不偷懒,所以搏得了贫下中农的信赖,评工分时给了8.8分,在知青中列中等偏上。直到自己一次单独犁地后,才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庄稼活儿里也大有技术含量啊!
下乡一年以后,大部分农活儿都有了接触,只是犁、耙、耩从不给知青派活,我们知道,犁耙耩是农活儿中的顶级技术,不奢望熟练掌握,可也不时冒出试一把的冲动。有时见到犁地的,还会上去犁上两趟,感觉也没什么神秘的。于是多次向队长请缨,要求单独犁一次地。架不住我的死缠烂打,队长终于松口,答应给我一次机会:明天去安营地掌犁,把那块约摸二亩的菜地犁出来。
那时候生产队上工都是一天三晌,早晌,前晌,后晌,而犁地则无须早上出工,上下午两晌就行。犁地那天,我早早的吃了早饭,从头卧槽(牲口圈)里领到全队最慢的一组牲口~两头牛,其中还有一头老瞎牛,别小看了它,它可是二队的元老、功臣,干活儿有一套。等我扛着犁,赶着牛来到地里,却是大海里捞针~无从下手:不会开犁!只有请别人给开了,此时正值早饭饭点儿,地里没有一个人影,求谁啊?真是欲哭无泪、无可奈何,就剩下坐在地头上干等了……。好容易等来了前晌上工的人,已是日上三竿,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一位老农看出了我的尴尬,帮我开出了第一犁,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犁的开始,剩下的就是围着它转圈犁了。望着笔直的犁沟,看着犹如浪花般新翻出来的土壤,心中千恩万谢,接过犁把,开始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犁地劳作。
看别人犁地,右手扶犁,左手扬鞭,嘴里吆喝着牲口,脚下阔步向前,土壤翻身,浪花翻卷,是那样的潇洒自如。可轮到自己了,完全不是那回事:顾上了扶犁,顾不上吆喝牲口,顾了眼前,顾不了脚下,犁铧一会儿深深扎入地下,一会儿又漂出地面,人跟着犁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气喘吁吁,没几圈,原本笔直的犁道就变得曲曲弯弯了,好在老牛极稳健,不紧不慢的稳稳地走在墒沟里,才不至于犁道差得太远。阿弥陀佛,同样是犁地,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紧张中时间过得飞快,还没犁多少呢天就晌午了,也觉得人困马乏了,收工回家吃饭吧,下午接着干。
一个人干活儿自主性大,累了就歇,歇会儿再干,不像集体出工,啥时歇晌队长说了算。就这样干干歇歇,歇歇干干,等到基本掌握了犁地的要领,犁出的地也渐渐的像模像样了,可是为时过晚,眼瞅着日落西山,村里上空飘起袅袅炊烟,该吃晚饭了。于是卸套收兵,明日再干,二亩地终究没有犁完。什么?一天二亩地没有犁完,这效率也太低了吧!所以啊,第二天犁地的差使被罢免。
犁耙耩,犁耙耩,犁地尚且如此,何言耙耩?打那以后,再不提单独犁耙耩,不去攻克这农活儿中的“高精尖”,也不想成为种地的好把式,毕竟是知青,没打算在农村安家立业一辈子,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