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寒假,社会上各类培训班门庭若市,大概很少有学生不报班的,其中各种艺术培训又是一大热点。我对社会上种种艺术培训向来警惕地审视。真正的艺术教育,是基于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育,肯定地说,首先不是为了培养绘画、音乐等人才。何况,社会上的艺术培训,大抵是局限在个体艺术技能的训练、学习行为之中,个体从中所获得的仅是一张艺术技能的“资格证书”,而不是被当作人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的全面过程,它在强化了“学习知识”这个目的的同时,基本无视人的全面能力和素质发展的要求,其结果只能为人的片面发展提供投机机会,因此强化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单调性,这就是我们无法把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绘画、练习钢琴当作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的原因。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缺少美育的教育,将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就无所谓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审美教育,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建构审美意识,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人生态度;二是培养审美能力,即培养感受美、鉴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
人生需要美,需要美的生活,需要美感,而这一切都需要审美教育。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进而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即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抑制人性中丑恶的因素,发挥光大人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对情感、感性等生命的非理性部分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合乎理性的要求。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完美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审美教育就是建构人的审美结构,以美的感受为最终目的。美是融洽了真和善的感性结构,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如果真是事物的合规律性,善是行为的合目的性的话,那么美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所以,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伦理的人、理智的人,同时又是审美的人。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育正是指点学生关于美的规律,以构造自己。审美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的基本智能的一个方面,它也是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美育是创造动因之一。学生因欣赏到自然美、科学美而更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学生因感受到社会美、心灵美而更注意修养自己,关心社会发展,拒绝社会丑恶,学生因此而更热爱生活,也可能会为美化生活、美化社会而更好地生活。
你看,一个学生打篮球,他投进球,也就两三分,但有的要飞起来投,有的要转身360度再投,为什么?除了那两三分,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追求这些动作的美丽。你看,不仅是为了把话说清楚、说准确,还想把话说的文雅、动听、感人,不惜咬文嚼字,就有了修辞学、演讲学、口才学。所以,人通过美而构造自己。
审美教育其内容包括审美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审美活动能力的培养两大方面。我们应坚持以美启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愉悦精神的同时,洞察历史,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我们应坚持以美养善,让审美教育深化德育,引领学生感受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而提高内心的灵魂美的追求,使之自觉脱离世俗,抛弃低级趣味,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在学校,审美教育应是全面、全程、全员的。但实际地观察,审美教育是零碎的、单调的。按照教育美学,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是审美的,即板书设计的美化、教学语言的美化、教学节奏的美化、教学激情与教学机智、教学氛围与学生情绪的协调、知识点与美感的契合等,这样的情境氛围和审美效应,使教学活动的双主体之间实现审美认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产生并滋长。美的教学流程不但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而且使学习成为一种双向审美交流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18.01.25《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