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通货膨胀以及个人如何应付

通货膨胀的起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部分主题是通货膨胀,首先是定义,通货膨胀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它指的是总的物价水平;另一个是持续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增长。

衡量指标有很多,其中一个很常见的叫“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这个指数每月由劳动统计局公布。比如如果物价指数是120块,意思是原本100能买到的东西,现在120才能买到。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统计,不意味着日常开销就增长这么多。比通胀更严重的是恶性通胀,通常是每月通胀率超过50%时,也就是1月1号用1块钱能买到的商品,明年1月1号要130块才能买到。

其实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恶性通胀,比如津巴布韦。

那经济学家是如何分析理解通胀现象的呢?有个古老扎实的框架叫“货币数量论”,用个非常简单的公式表示就是MV=PY,就是总货币流通的速度,等于一个社会里货物的总量乘以平均物价。

M是货币总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平均物价,V是社会的货物总量。一个社会的平均物价跟这个社会的货物总量成反比,也就是货物总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概率越低。

同时,平均物价跟货币流通总量成正比,流通总量越大产生通胀的机会也越大;同时它也跟货币流通的速度成正比,流通速度越快通胀机会也越大。

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大,M无限增大,当然最后会体现到物价上涨上面。但如果货物的总量,也就是分母也在增加的话,通胀现象就会被抵消。

其实也有争议,哪怕货币流通总量根本不变,但由于技术变化使流通速度发生改变,也会产生通胀。比如信用卡、网银支付等等。所以每当通胀时,到底是货物总量不够大,流通量太大,还是速度太快,都是经济学家争论的交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呢?你看各种经济学家的言论,基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年轻人急着买房;工会要求加工资;庄稼收成不好等等。

还有另一派,一成不变地认为通胀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钱印多了,货币流通量太大了。通过上文的公式我们知道,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至少三个,但这派学者认为一个国家货物总量、体量、流通速度基本不变。

由于对成因理解不同,两派应对措施也不同。第一派认为,进口货物太多了,就限制进口;收成不好政府应该补贴;年轻人买房就应该限购。

另一派的观点就是少印钱,控制货币的发行量。

问题:通胀不过是货币数量不断增加而已,货币本身不过是记账工具。如果每个人收入、支出、工资都加个零,对真实生活会有影响吗?为什么?

如果是理想封闭系统可能没有差别,不影响平衡,但实际上收入和支出不可能同时、等比增加。

通胀的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下来说通货膨胀的过程。粗略地看,确实不会有影响,认真想一下,在美国吃个快餐,有吃有喝10美元差不多,楼下买个不错的红酒,也10来块钱就行了。而在日本吃个馒头就要几百日元,吃个饭可能几万日元。

仔细看,通胀发生时,对生活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当过多钞票进入生活中,并不是一下子均匀地影响到每个人。

如果政府每多印一批钞票,都用直升机在国内平均撒下去,每个人的货币增量都一样,而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标价同时做出灵敏地调整,那增发确实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但现实中,新增货币总是通过某个入口逐渐流向社会。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货币带来的影响是不均匀的。货币在社会中摊匀的现象,被称为“坎蒂隆效应”。

哈耶克曾经这样描述:这种效应就像把蜂蜜倒入一个容器,液体会有扩散到整个瓶底表面的趋势,但流动和扩散会有一个过程。刚开始倒进去会有个轻轻的隆起,这个隆起会慢慢扩散,要达到完全持平,仍需要一段时间。

最重要的是,在经济生活中,很难分辨物价上涨,究竟是一种相对价格的变化,还是一种全局物价水平的变化。

一餐厅老板,觉得最近生意越来越好,客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愿意花钱,因为什么呢?有两类:

一类是餐厅服务好,把客人从别人那里吸引了过来,服务具有了更高的相对优势。也就是不同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

另一类是他们家的服务跟别家没区别,相对价格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一种货币增发的后果,社会变得有钱了。

这两种可能,任何一个人或企业,都很难辨别真假,而这又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动。如果相对优势增加了,就应该扩张,多招人、多开分店;可如果只是普通的物价上涨,收入增加,还要承担更高的工资、原料、房租等,就应该按兵不动。

但在物价刚刚上涨时,是很难合理分辨的。通胀的发生到摊匀到每个人,是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人得利,有人损失。

通胀就是钱不值钱,钱不值钱是什么意思?是相对于物不值钱了,就是在通胀过程中,财富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财富以物的方式保存的人会得益。

那些约好了靠固定收入过日子的人会受损;靠不断出售资产兑现的人会得益。那些有房产的人,有大量人力资本积累的人,会获益。

人们不是一下子就能判断通胀的,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某些人、某些行业、企业,先做出反应。先涨工资,某些楼盘先涨价,有些人贷一大笔钱买房。他们这样做,是要对步步逼近的通胀做出反应,调整自己资源的定价、组合方式,从而减少损失,甚至增加收入。

但作为旁观者,对这种现象观察和记录者,很容易有个错误印象,就是通胀是这些人造成的。如果企业不涨价,开发商不涨价,是不是就没有通胀了呢?

不是,因为通胀不是他们造成的,只是被他们察觉出,率先做出反应而已。而惩罚这些人,不能改变通胀这个事实。枪毙信使并不能改变坏消息。

通胀时不仅在人与人间发生财富转移,在私人和政府间也会产生财富转移。政府多印钞,购买力就会增加,而民众的购买力会下降。这实际上是政府向民众征收的一种无形的税收。

同时通胀也会使纳税人被迫上档而增加交税。被迫上档,就是国家有累进税的制度,收入越高交税越多。通胀让工资上了一个档次,结果税收增加,实际上财富状况变糟了。

当然还有持有债券的人也被征了税,就是政府将来还钱时,那些还款实际购买力下降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问题:既然通胀有这么多不良后果,要避免通胀,你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从微观上,个人角度说应对通胀的办法就是,不断修炼自己的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合理投资,购买实物资产、股票、基金等抗通胀产品。

从宏观上,国家角度说,避免通胀方法是控制货币发行;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新时代商业领袖、科技人才等,用技术和商业创造出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

谢谢欣赏,观点来自《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902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037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978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6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763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0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6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36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79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1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34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37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1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52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71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48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