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还睡迷糊的时候妈妈打来电话,一阵寒暄,问问我昨天去外面玩的怎么样,从话里能够听出来,“没事别净想着出去浪!你给我乖乖的待学校里学习”,当然,电话的那头还有爷爷说“别让出去了,一天就知道浪。”
的确我是喜欢出去玩,无非就是没事跑跑北京上海,杭州,最远就去了一趟哈尔滨,但在家人心中就是那种要上天,坚决不让我出去玩,国庆刚从东北回来爷爷就打来电话“浪的怎么样啊?现在回来了就再别出去了!你再出去我不让你妈给你生活费了!”
今天我就我自己的例子,加上之前读的吴军博士的《硅谷来信》,说点我的想法。这个问题放大到我们每个人,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这一块,格外谨慎,生怕自己的孩子走了弯路,吃了亏,或是错过很多好机会,对我们说的话的意思就是,我们都是从你这样大过来的,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高考,我跟很多学弟学妹们聊过天,从他们得知在自己选择高校或者专业的时候,自己的选择成分极少,都是父母在做决定,追求热门专业,别人眼中的好专业以及所谓的就业率高的高校。
单就这一点,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我的两个观点:专业无用与高校导向”,大概内容是我们在高考完选择大学的时候,尽量去一所好的高校,而非选择热门专业。一所好的高校必然有他的历史沉淀的东西,让每个人在这种沉淀文化的快车道上,得到该有的发展,那种氛围是来之不易的,还有他的平台和资源是更为高层次的,我们都可以不断的去挖掘,在自己的方向上发展。
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有价值的,没有那种追求热门的浮躁,其实,我们终将为追求热门付出代价。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擅长任何东西,更不知道当我大学毕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馆长说,大学里是没有专业的。校长之前也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话,哲学,美学,玄学,我们都不感兴趣,也没人去学,我们就只有涉足科学,在科学这一块又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我们好像只学社会科学,再细分呢,人文我们也不搞,我们只涉足经管。
(图为上次蹭校长微课时拍的,那堂课讲“心态”)
我们的知识面如此局限,就更加有学习通识的必要了,通识在于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或者感兴趣的方向,与其他知识交集融合,形成自己对专业多维度的认知,以至于可以淡化专业的概念,具备强大的学习力,能将学习的任何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新的思维体系。跟馆长的交流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真正的大学教育,在于能够让学生具备毕业后胜任任何职业的资本。
大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别人的意见仅供参考,去追求自己喜欢做的。
中国虽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古语,这在过去两千年的确是有道理的。但在现代这个信息大爆炸,大数据时代以及智能时代到来的情况下,这句话似乎是有问题的。我们相信社会是进步的,年轻人的所知所得,比我们的上一辈或是爷爷辈的,从整体来说要多的多,一个是新时代的思维,一个是旧时代的思维,不被这个时代淘汰,我们只有迎合新时代的思维,向未来去看。
吴军博士在《大学之路》里讲到,教育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当下的人,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
当然我们跟父母的代沟是必然存在的,如何让父母“成熟”起来,就在于我们跟父母的沟通。吴军博士说这个很大程度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我们应该去跟父母传递当下的理念,以及现在大学生的思维,都想的是什么。这一点我没做到,我觉得很多人都没做到。
以上就是我今天一天关于一个电话的思考,你有什么想法或是我有说的不对的,希望大家可以在留言区提出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