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4年8月6日至9月2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时长:5小时24分钟
整体评价:是一本还不错的科普读物,列出了很多假说,从宏观上梳理的古蜀文明的脉络。
写在前面
为什么这么久没更新呢,因为《南渡北归》读不下去了,最近三星堆来北京展览了,去之前先补补这方面的知识,另外背一背《蜀道难》。哈哈哈,发散式学习法,吃川菜算吗?我倒是不相信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巨人像是外星人之作,古蜀国从何处来,又为何消声灭迹了。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答案。
个人感受
我的阅读难点在作者对文物的分析,之前我只知道璧、鼎、樽,这里有了更多的细分加上很多不认识的名字。在分析纹路、器形关系的部分,因为知识空白太多总是走神。反而在最后介绍城墙、城邦、文化传播方面读的更为顺畅,毕竟我可是啃过《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人,还粗略读过《翦商》,说起来是应该补一补夏商的历史了,把二里头、龙山文化捡起来。已经借了《我心归处是敦煌》《门阀》,去完大运河博物馆,也该去考古博物馆看看了。读一本书,一下多出了这么多安排,主题阅读的乐趣就在此处吧。
本书梗概
第一章、第二章讲的是三星堆的挖掘过程。第三、四章介绍了三星堆著名的青铜器、玉器、象牙、金箔等文物,和古蜀国文化对器形的影响。第五、六、七章讲的是古蜀国及其周边的城邦、文化。最后一章写的是古蜀国文化的变迁和与中原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梳理
一 、三星堆的重要意义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留最完好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古蜀国曾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
古蜀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从新时期时代的宝墩文化起,先后经历了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新村文化,青阳光文化,而后并入了秦汉文化。
三星堆指的是三星堆村之南马木河南岸的三个成员丘状的黄土坡。当地人有“三星伴明月”的说法。目前普遍认为三星堆是古蜀城中的祭坛。
二、三星堆的挖掘过程
首次发现三星堆遗址是在1927年当地村民挖井挖出了玉璧。
之后又在1960年1961年进行了两次挖掘。发现了厚达2.5米的16个层为文化层。三星堆遗址被定义为新石器晚期也就是夏商周到秦汉时期连续的地层文化遗址。
1986年两座祭祀坑遗迹的发现奠定了三星堆巴蜀文化遗存的基础。也就是后人提到的1号坑和2号坑。1号坑以玉石器为主重器为大型预编章,另有出土金杖2号坑则主要由青铜器组成,重中之重的是青铜神树大立人像和大型纵目人面像。2019和2021年人们又陆续发掘出了6座祭祀坑。其中比较珍贵的文物有鸟形金饰片和3000多年前的古丝绸残片。
由于两个坑从没有发现遗骨却有很多了迹的痕迹,因此专家推测此为古蜀国两座蜀王神庙器物的掩埋坑。
三、三星堆的珍品和文化内涵
青铜器,代表有青铜立人像人头像人面相兽面相和桐树。造型上人面像方面宽额长直大耳刀形粗眉性状大眼高鼻阔嘴十分生动。纵目人像更是突出了眼睛的作用,甲骨文中的蜀字就是眼睛很大的跪坐的捧着虫子的人。
当时的熟人已经熟练掌握了二元和三元青铜器冶金技术。其水平是当时青铜熔炼水平的高级阶段,甚至超过了同时期的商朝。
象牙 坑中出土了大量的象牙,有人推测这是当时古蜀国有大象部队的证明。
玉石 玉石的使用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而到了新石器时代,玉器更为晶莹剔透。作为祭祀山水的器物,并被赋予了社会化和人格化的功能。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玉规则是天帝册命人王的信物。
金器 金器的发现证实了古代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黄金的古老不足之一。金杖上的人头图案代表了蜀先王蚕丛氏,鱼鸟的图案则代表了蜀先王柏灌,鱼凫和杜宇的祖先。主人将纯金锤锻成金箔,挖出双眉,双目的部分,包贴在青铜头像上,用树胶将二者贴敷形成浑然一体的黄金面罩。而且当时的熟人也和中原地区一样,懂得使用桐,锡,铅三种金属炼制合金。
四、古蜀国的祭祀仪式
三星堆遗址里有整套的礼仪用品和z教用品,说明当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严谨的祭祀礼仪制度。
当时的祭祀方式有4种,一是用青铜容器装满祭品奉献给神明。二是将祭品放置在特定的地点供奉神灵。三是用手握祭品向神明奉献。四是头戴礼器向神明奉献。这些都和遗迹中发现的青铜器物,人形兽面面具,人偶雕像一一对应。
古代的神木有建木,扶桑和若木。三星堆遗迹中发现的青铜神树很有可能是代表太阳神的扶桑。“蜀犬吠日”说明当时的属地少有晴朗的天气。以太阳神树祭祀也是祈祷艳阳高照的意思。
五、三星堆遗址的居民
蚕从氏是蜀国最早的统治者,考古学家推测相当于夏朝。柏灌的灌字是从鸟字中演化而来的。鱼凫族的凫指水鸟,杜宇族的图腾也是鸟。
在古蜀国的神话中皇帝的儿子昌意娶了蜀山之女,他们的儿子就是颛顼(zhuan xu)。他的庶子旁支被封在蜀地为侯,历经了夏商周三朝。
六、三星堆古城
在挖掘中发现了土夯的古城墙。推测当时已经形成了以城堰和河流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也是我国发掘年代最早的土坯垒筑城墙的证据。
三星堆古城的面积甚至超过了商代的方国都城。由此可见,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与商王都并立的独立王国。古蜀国是由蜀王,巫师集团王公贵族和广大平民组成的社会。
三星堆,月亮湾,真武宫,西泉坎等四处文化堆积最为丰富的地方都在古城的中轴线,也就是宫殿的所在地。
月亮湾文化带上发现了古蜀国的殿堂式建筑。城址内还发现了制陶,制玉的工坊。说明当时的平民除了从事农业养殖畜牧,狩猎外,还会进行商贸陶器,青铜器的制造,玉器金器的加工。分工十分明晰,这说明殷商在青铜时代并不是唯一的文化中心商王朝周边地区也并非蛮夷落后之地。
蚕丛鱼凫时期与殷商文化相互影响,西周时期杜宇下汶山,迁都到郫邑。春秋初期,开明王朝建立,都城迁到成都,直到被秦所灭。
在手工业方面,蜀国的平民已经掌握了合金锻造技艺。从青铜器的接口也可以看出他们的青铜铸造工艺中有浑铸法和分铸法两种。也就是一次浇筑成型和分次拼接的工艺。淘气中也发现了陶狗,陶猪,陶鸟,陶猫头鹰等,说明当时除了日常用品祭祀用品外,也有艺术品的需求。发掘中还发现了镂刻雕花的漆木器。说明古蜀也是中国最早使用以漆涂物工艺的地区之一。
七、三星堆文化的渊源和影响
“四鸟绕日金箔”是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标志图案。
从挖掘器物的纹理演变可以发现,三星堆不是凭空产生的,宝墩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来处。而三星堆也不是凭空消失的,随着都城的迁移,他来到了成都平原被金沙遗址文化所继承。
三星堆文化与中原二里头文化(夏代)和殷商文化联系紧密。而到了十二桥文化的后期,又显示出了与周文化的关系。
古蜀国和殷商王朝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权体系,二者并无从属关系。武王伐纣时期联合西土八国会战牧野时,古蜀国的人脉也曾参与征伐。
古蜀文化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文化中心。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都未发现个体本位的遗存都是公共性的祭祀遗址。
古蜀国的文化通过陕南地区接受了殷商文化的传播,遗迹中也有仿照中原的痕迹,同时过渡地区也留下了古蜀国文化的遗存。尽管受到商朝文化的影响,但三星堆的古蜀文化主体仍然是独立的。
西亚是公认的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其与我国西部地区相连并向西直达地中海东岸。青铜面具与埃及法老的青铜头像极为相似。金杖与埃及壁画中法老的金手杖也有相似之处,有理由猜测二者均受到了西亚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