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主题是“深度阅读”,之前除了专业方面的内容,其实我个人在做深度阅读还是比较少的,这取决于我的阅读目的:
读工具书的时候,是为了获得工具书中的方法,于是只需要将这些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利用起来就可以了。
那么我会怎么做呢?
将书中的方法,自己又没有尝试过的方法——列清单:
每天在书桌前阅读之前查阅下清单,帮助我建立新的习惯。
读专业书籍的时候,我一般会通读全文,然后写相关的主题文章,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经常需要写的内容涉及太多内容,工作量特别大,导致每次都会产生畏难情绪。
在学习这次深度阅读的课程之后,小六老师提到的“五星图”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在阅读专业书籍的时候可以将五星图用上。
那么就可以把一篇很艰深的专业文章,变成若干子文章的集合,这样不仅利于读者阅读,也有利于降低畏难情绪,增加输出动力。
五星图如下图所示:
它包含了5个要素
1.学习者视角
这部分在方框里写上,概念是什么,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行动者视角
这个概念有什么用?
3.创造者视角
这个概念的源头,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背景或者创造场景。
4.深度应用
能够被如何使用呢,这个时候的使用场景可能还比较限定在对应的专业上。
5.跨界迁移
这个概念是否能够跨界迁移应用到别的领域。
贴在墙上这次的深度阅读选择的是《穷查理宝典》,因为阅读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放弃了阅读的速度,做了一张深度阅读的“五星图”,如下图所示:
在做这个五星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在阅读时以为自己明白了这个概念,其实是一知半解。
在做完这张五星图才发现,对于它的理解才进一步加深。
1.学习者视角,只用对概念做定义就可以了
2.创造者视角才是把背景信息加入进去,两种视角不能混合
3.深度应用和跨界迁移这两个部分的区别,一个是本行业内的应用另一个是跨行业的迁移,跨行业并不一定说非要运用于具体的行业,其实用到生活中都算是跨行业的迁移。
4.五星图写下来才发现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五星图本来的版面比概念卡片大,所以更加有利于记录更加多的信息。
我觉得思维导图便于建立宏观的框架,概念卡片有利于快速提取概念,而五星图则是帮助我们对于这个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
所以每个工具的使用场景有所不同,在深度阅读完成后,我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很高效输出的工具。
因为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5个步骤,先提取概念的定义和分类,再写出概念有什么用,进一步探讨概念如何被创造出来,以及概念的应用场景和跨界应用场景。
这么下来,是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