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要打算做五十题的,做到第五题脑袋就被塞满了。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一个老人家二十年没有打扫房子,节目组出钱帮忙清理。
房子的正门已经生锈了打不开了。穿过一片残枝败柳,记者从偏门进入家门,进入眼帘的一幕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什么叫垃圾成山。饭盒、旧报纸、书刊杂志、还有各种不可描述的废弃物,好像被老人一个一个都镶嵌在这间房子里。
他没有工作,没有家庭,仅仅靠父亲留下的遗产度日。每天只吃纳豆洋葱拌饭,几乎不用电用气,剩下的钱能让他继续活七八年。看到这里,我多少有点瞧不起他。作为啃老族,他算是骨灰级的。不要说为社会作贡献了,身为人,他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老人已经六十九岁,父母和妹妹都相继过世。他的父亲是战争年代的炸弹工程师,祖父是名校大学老师,出生在这样的书香府邸,他还留存着知识分子的意识。屋子里除了垃圾,就是各类书籍和年代久远的报刊杂志。按他的话讲,他是因为自卑才看这么多书。年轻时报了很多所大学都没有好结果,之后才更想多读点书。他一边感慨,一边自嘲着:所以我说我就是木头脑袋啊哈哈。除了自己钟爱的哲学作品,他还“收藏”了昭和时代的漫画、绝版书,还有64年东奥会某运动员用过的储物柜(他母亲拍卖获得的)。
一边清理房间,记者一边问起老人的书,他直接说:拿去啊,借给你看。到了饭点,他照常无比粗暴的做了纳豆生洋葱,还偶尔从塑料杯里挑出陈年的酱油泡蒜头,就着糙米饭一口一口吃。他依然热情的让记者尝,记者不但没有嫌弃,反而温和的问:可以吗?吃了一个之后,他还要了第二个。看到这里,我能感受到记者是真正有涵养的人,不仅没有嫌弃,他对老人一直怀有尊重。
把垃圾扔掉,剩下的全是丢不掉的回忆。孩童时代用的便当盒、日记、相册薄,老人一边翻阅一边回忆。照片在哪里拍的,吃了什么便当,当时的人和事,从他口中脱口而出的就像讲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刻,他的记忆就停止了,从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活在过去。
影片最后,在装满两箱垃圾车之后,老人的垃圾房终于被清空了。干净的让他都连声感叹,自己之前原来住的地方多脏啊。空荡荡的房间里的他,不知为何显得格外落寞。堆积如山的垃圾让家里看上去不那么空,可能是房间填满之后,老人就不那么孤独了。
一次次复读无果,一个个亲人的离去,不知道是因为哪个原因让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亦或是一种慢慢消磨的过程。但有一点肯定的是,他也不想孤独。老人说他是被世间排除在外的人。人间,在人之间才是人间,完全的自我是不存在的。知道记者还单身,他反复建议着,组建一个家庭吧,一个人会孤单的,有了家庭才有生活的意义不是吗?
看到老人的眼睛清澈明亮,笑容满面的与记者聊天,我真的很难受。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伴,一个能说得上话,与他有关的人。周围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离自己远去,我无法想象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什么样的心境。在相同的处境下,我的心态可能不会比他好,因为有的时候继续活着也是一种勇气。
我们活着,都在找寻生活的意义。即使是想着明天早餐吃什么,也是一种意义。真的真的不要过早的放弃寻找,即使遭遇各种变故也要继续好好生活。你的失败和疼痛都已经过去了,不会再继续糟糕了。未来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你稍稍努力就能抓得住。有的人因为不幸而消沉,有的人却为这份不幸加倍努力的扑腾。到最后,消沉的人只能活在过去,而从中走出来人会带着那些最难忘的经历,更加珍惜的拥抱每一个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