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父权社会中,女性扮演的无非就是贤妻和良母这两种角色,身为女性却被社会用隔板与外界隔开。她们的交际圈范围很窄,就是围绕着所谓的那个婚姻的坟墓,家庭就是妇女一生为之努力的事业。当时社会中妇女的职责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尊敬和孝顺长辈,照看孩子,管理佣人和家务。她们没有收入的途径,所以只能依附于家中的男主人,正是这个原因在传统的女人眼中丈夫是自己全部生活和精神的核心。至于这种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家的夫妻生活模式,在《京华烟云》中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父权社会,贤淑、明事理的女性都要听从于家中的男主人,在做事情之前要考虑周全,所有的一切要为男性着想,她们如若处理不妥就会被冠上诸如不遵守三从四德等帽子,虽然妇女在处理事务纷争上比男人有本领,然而她们依旧还是男人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她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男人。
姚太太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男权社会的礼教,具体表现在要求女儿裹脚、遵守三从四德、溺爱放纵儿子等这几件事上。在当时所处的时代一双小脚也是衡量女性美的标志。在众人看来女人的脚不管从大小、还是胖瘦上来看,都不属好看和完美,因此女人拥有一双小脚就更完满了。“小脚的美,除去线条和谐匀称之外,主要在于一个“正”字。”所以身为旧礼教的姚太太要求自家的女儿裹脚。其次身为女性要做到三从四德,她对自家女儿的严格是传授给女儿们她从小接受的儒家传统教育。虽然女儿们是出身在富贵之家,但是她们长大也要嫁为人妻,所以她要求女儿们要勤俭节约、贤惠、服从、端庄、为人处世明事理、善于管理家务、教育子女,还要学习烹饪和裁剪。除此之外她们还需要学习社交礼节,例如怎样送礼和回礼,记住各个节气的名称,如何操办红白喜事等等。姚家姐妹和孔立夫在西山关于书法的争论,被身为母亲的她认为那是女子没有教养和不讲文明的体现。因为这件事她们还遭到了姚太太严厉的指责,也许在姚太太的眼中她们的做法不符合当时社会女性应遵守的礼教。而且身为一个女性在公众的场合和一个男性进行争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会有损他们姚家的颜面。更贴切的来说会让自己的男人也就是姚思安丢失颜面。能够看出姚太太的封建思想还是深深地浸入骨髓的。
姚太太对儿子十分的溺爱和放纵。说来姚太太的家也可以算的上是中产阶级了。但是姚太太不识字,尤其在生了姚家的长子体仁之后,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儿子。在体仁孩童时期就不加管束,甚至纵容体仁在自己的面前打丫鬟的巴掌,还允许自家的儿子骑着一匹烈马在城里的街道上乱跑。体仁根本就不削于遵守规矩,去朋友家吃饭仿佛和处在自家一般饭还未吃完就和丫鬟去玩耍了。因为在姚太太的心中体仁是个男孩子而且还是家中的长子,他将来是要继承家产的,而且家中的香火还要靠他来延续,最后导致了她心目中的希望桀骜成性无法管教,这些事情的发生和她从小接受的封建礼教思想是分不开的。
门第和封建迷信思想在姚太太的身上也是呈现的淋漓尽致,富家长子姚体仁和出身卑微的银屏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事情的发生肯定逃不过姚太太的眼睛,姚太太第一时间出来反对她儿子和银屏的爱情。因为银屏是个丫鬟,出身卑微配不上身份高贵的体仁,他们的爱情不存在门当户对。在她的心中儿子应该找一个身份地位相同的且三从四德的女人来当自己的儿媳妇,这样一来她们的家庭不会因此丢人,而身为长房儿媳还可以重操自己的旧业。事与愿违,最后体仁和银屏二人都离开了人世。姚太太听说有个顶香的仙婆就坐马车去找仙婆,仙婆招来了银屏的魂魄告知她一些事情,从那以后姚太太变得更加的虔诚,请尼姑念经,自己去寺庙烧香拜佛。也许在祈求银屏的原谅,也许在为自己的投胎积赞福份。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姚太太也是被封建思想迫害的主体,她的一生都是在围绕着她的家,她的丈夫,她的孩子,也就是过着夫唱妇随、处理事务的生活,她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她的人生是在封建礼教的妇女的影子下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