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高晓松和吴秀波的对话,感触良多。听着他们回忆年轻时的八九十年代,不由得羡慕,向往,还有...怀念。
生于八十年代末,对八十年代自然没有什么印象,可对九十年代的事情记忆深刻。最初的价值观也许深受这个时期影响。我记得那时候,大人们的处事,记得小朋友之间的玩乐建立起的感情,无比厚重。那是情义的时代,那是对金钱没有概念的时代,那是物质并不匮乏却通过努力能得倒更好物质和精神的年代。
那时候一分价钱一分货,东西的品质有保障,一件衣服,一个家具,一个电器能用很久,并且中上等的价格能出中上等的物件。没有虚的。行骗,欺诈,拐卖都很少。人心宽阔,不必处处防人。你不用冷漠的逃避世事,怕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老师还是尽责的教你做人做学问。
我觉得很幸福,不仅是现在回头望那个年代,就是那时感觉自己很幸福,好像一切都很美好,午后的阳光,嫩绿的叶子,就连冬日的大雪也格外的洁白。
虚拟的东西少,真实的东西就多。我以为世界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要做好的东西,好的东西就应该能获得大众喜爱,就能以此谋生,越好回报越多。所以我们做一切事的出发点都在做好这个东西,无论是什么。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的写照。然而今天我们也看到了,这些都在改变。于是本末倒置,找不到方向,陷入了巨大的混乱的迷失中。
吴秀波说刘蓓照顾他,因为朋友的缘分,洒脱大气。放在今天,势必衡量再三,没有了这份情感,这份豪爽。我不讲对错。只是感慨,这份豪情仗义的缺失,让我心中无比失落,如今的我们并没有因为金钱而获得更多。
吴秀波说了很多,高晓松跟着附和。当吴秀波说依依东望,望的不是毕其一生的成就,依依东望,望的就是毕其一生,是时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是当下我们如何度过这段时间,并非你我节目的价值。我觉得他透彻了。在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的充盈和繁华过后的虚妄,他真正懂得了最好的时刻无非就是在雪天跟一个姑娘从建国门走到复兴门这一路寒冷的躯体和炙热的心跳。最好的时刻无非就是你我二人端一杯红酒坐在沙发畅聊心声的一个小时。我们感受,我们度过。
时代终究会变无论你如何拽着不放手。原来的每一年都很有分量,现在的几年已如一日飞逝。科技信息改变了世界却没能改变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那时的我多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