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中,致良知是唯一的核心,在致良知的核心中追求一个高尚的人品道德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王阳明曾说过两句话,是对于真性情,有德之人最好的一种解释。
1 公且先去理会自己的性情,须能尽人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王阳明经常举的例子就是说,好德如好色也,王阳明说,希望很多人能像喜欢漂亮的女孩那样,追求一种美德。把追求女孩的心思花在追求美德上,把美德作为人类本性最真挚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才是我们应该追寻的东西。
很多人听到这里,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贬义的形容,其实,色是万物共有的一种东西,好色是人的本性,不必视之为万恶之源。在古代的释义好色并非贬义词。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现代文化现象的转变而发生了一个一丝的偏离。
孟子就曾说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当一个人年幼的时候,仰慕父母,成年之后,仰慕少女,结婚之后,仰慕妻子,走上仕途,忠于君主。
所谓好德如好色,就是把美好的品质根植于自己的内心,由自己的内心而表达出来,自然的流露。
2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这句话和古代的一句话非常吻合,叫做身正不怕影子斜,当你内心刚正不阿的时候,外在有再多的鬼神,也迷惑不了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做官的时候,被宦官刘瑾陷害,打入大牢,处以廷杖之罚。但是王阳明在这个时候不畏强权,坚持自己的正义,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自古大丈夫都有大智慧,真正的大丈夫标准之高,让人望而却步。
大丈夫,贵在自身的道德修养,必须有一种大丈夫的胸怀。文天祥面临死亡的时候,潇洒的写下了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志。
王阳明就说: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