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亚历山大。
第一站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最早期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要追溯到公元前297年的托勒密时期。托勒密一世立志要“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于是下令建造了这座图书馆。之后每任法老都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从世界各地收罗各种各样的古籍手稿。据说曾经有50多万卷来自于各类名家的手稿收藏于此。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毁于人为的火灾。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在公元47年,凯撒大帝攻打埃及,随后将图书馆所有的收藏全部烧毁。但后来又有两个无稽之谈的说法,第一,在公元642年阿拉伯人进攻亚历山大的时候烧的,理由是缺少燃料。第二是萨拉丁缺少跟十字东征军打战的经费,于是把图书馆的收藏卖掉了。
这两个说法都无法成立,因为这些手卷典籍大部分是以羊皮卷为书写材料,羊皮卷都是很难燃烧的。而当时欧洲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典籍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些古老的原稿典籍都收藏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可能是十字东征军掠夺之后卖给欧洲权贵和收藏家;然后诬陷给阿拉伯人说是阿拉伯人烧毁的。1974年,亚历山大大学提出了重新建立图书馆的申请,并获得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1989年,挪威设计师凯普勒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在几经改动后终于于1995年5月破土动工,2001年竣工。2002年10月16日晚,前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主持亚历山大新图书馆的开幕式中说道,“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灯塔,是文明的交汇。这里是埃及看世界,也是世界看埃及的窗口。”至此,亚历山大图书馆“复活”。”(穷游攻略)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坡形建筑木质内饰,明亮且简洁。有许多游客也有一些自习的人。地下一层是个展出古希腊罗马时期文物的小展厅。雕塑和整柜的陶器让我想要流泪,它们守护着世界。时间一点一点打磨掉了艺术品身上人工的痕迹,变得浑然天成。物质身上承载的,可能远比我想象的多。
然后是盖贝依城堡。乘了招手停小面包车,每个人只要一埃镑。海岸向前延伸,一座白色的城堡矗立,在蓝天和海水之间。寻到了一个隐秘处,城墙的石洞前刚好可以站一个人,只留下那一方海,海风吹过来,很舒服。
晚上去了这里还算有名的餐厅,fish market。被点餐的小哥遗忘,从六点等到八点,埃及人的效率差不多就是这样。吃了当地不知名的甜点,太甜,还买了烤鸡,并不是太好吃,但也算是当地特色吧。
明天就要离开亚历山大了,有一点点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