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个综艺节目。节目中的主持人让嘉宾们说出一个浪漫的成语。一个平常以逗趣脱口秀成名的明星嘉宾说了一个“刻舟求剑”。大家哄堂大笑,不明白这个成语有什么浪漫的。嘉宾说,这个刻舟的人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面,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唯心的人一意孤行,做了一件只有自己能懂,但是大家看起来很傻的事情,难道不浪漫吗?
我当时就对这个搞笑的艺人刮目相看。没错,一意孤行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人的浪漫。
从事平面设计的缘故,我看书首先看的是装帧和封面。这本《一意孤行》的封面上下用了飘逸的线条做了设计。线条乍一看上去很像水波,上面的打孔就很契合刻舟求剑的意境。看了内容之后,才觉得,这个线条代表的应该是荒原的大风还有被风拉弯腰的芦苇。大风和芦苇深深的刻在作者的文字里面。
—
《一意孤行》的作家徐则臣,被誉为“70后文学的代表”。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供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老舍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香港“红楼梦奖”决审团奖等。长篇小说《王城如海》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7年度十大中文小说”、被台湾《镜周刊》评为“2017年度华文十大好书”。
看到垭口的这个履历的时候。第一吸引我的并不是他闪亮的成就,而是这个作家年龄和我相仿,同属于江苏。虽然苏南苏北恍如两个世界,但是书中的文字却让我感到同一时代的共鸣。
—
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纸上少年(一些往事)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一些旅行见闻)
‧那些梗着的脖子(一些文艺评论)
‧不忘初心,一意孤行(一些演讲)
‧别用假嗓子说话(一些杂感)
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一定是往事回忆的《纸上少年》部分。
我以为那些有力量的,其实是虚弱的。我以为的所得,其实是错过和失去。
作者对于童年的回忆总有一种居无定所的离开与到达。深深依恋的故土,却又不得不离开的惆怅。作者的童年是粗粝的,也是自由的,有着深深的七八十年代的集体回忆。
第一篇《一个人的天堂》里面,童年的大商店的描述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大商店。一样的东西通透的大房子。一样的把屋子分隔成两半的柜台。贴着柜台使劲往里面看的的小不点么。还有混合着酸梅粉和酱油香油的大商店特有的味道。
《最后一个货郎》,让我回忆起童年时候清晨走街串巷,拎着山羊奶桶的卖奶人。一张粮票就可以换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喝一次羊奶。
《四个住处一个家》,相信在外漂泊的人都会有深有感触。那曾住过的窄小简陋的房子,各式各样的房东。繁忙的打包搬家。终于背了一身债却也有了踏实住所的轻松。
—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一些旅行见闻)
相对于往事回忆,作家的旅行见闻让我觉得很新奇。
我也是马尔克斯的粉丝。所以对于作家旅行见闻的题目很有好感。和一般的旅行见闻不同。作家去过的地方我真的没想过能去。或者说很多城市都不像旅游的地方。却也让作家写的生趣盎然充满了历史厚重感。
—
那些梗着的脖子(一些文艺评论)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还是所处年代的必然关系。作者挑选的书评评论的都是我爱的书。其中包括帕慕克和拉美文学。
最让我感触的是评论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记得当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很难看的下去。和马尔克斯以往魔幻的风格不同。这本书让人感觉冷静且现实。为什么一桩事先张扬的人尽皆知的谋杀最后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为什么没有人阻止。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像生活在不同的时空里面。每一个迫不得已的身不由己促成了凶手手中的刀,毫无退路的杀死了受害人。看的时候基本只是囫囵吞枣。后来并没有再次翻阅。看了徐则臣的这篇评论,当时看这本书的情绪又回来了。被作者精心剖解过之后,文章呈现的更加清晰。不由得再次感叹,不愧是马尔克斯,真的是一部杰作。作者的评论也是相当的精彩,简直给原著赋予了新生。
从作家的文字里面你能看到很多六十年代文学的一些影子,从中也有八十年代的活力和新生。这是代表了七十年代的精神力量。
康德曾说过:“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守住了,你的内心就可以永远是方的。
徐则臣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即使不被人理解,也要一意孤行的走下去。这是作者一个人的浪漫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