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孙雨彤,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在知识服务大环境下的驻足修整
有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就谈互联网思维,那你现在应该还在挤地铁。”我视这个段子为知识付费大环境下迷信知识服务者的尴尬。
相信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也或许你也是其中一员。早晨醒来打开喜马拉雅完成每日的音频学习,吃早饭的时候查看订阅号的更新内容;在工作学习的休息间隙点开知乎,看看来自北上广顶层精英的经验分享;晚上再打开“得到”或者“网易公开课”,查看订阅专栏、完成每日学习任务;睡前再看场大咖的直播,最后带着满满的充实感入睡。这就是在当下信息知识大爆发时代,还存留着对知识的渴望或者希望打消知识焦虑的人们,自主选择的日常。
可是这种方式,是实实在在打消了人们的知识焦虑?还是仅仅给人一种学习充实的假象呢?近期,一篇爆款文章《罗振宇的骗局》激起了新一波对知识付费的争议热潮,连罗振宇本人都用《罗振宇的骗局》来命名他们最近一次的例会直播。
其实这个话题的争议点在于,目前火热的知识服务,到底真真切切为我们带来正儿八经的知识,还是仅仅带给我们一种有所收获的错觉。所谓知识付费,是为我们带来了实在的转换价值,还是利用我们的知识焦虑,让人心甘情愿的上交智商税。
“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里在《必然》中提到,现在全世界的信息量如果分配给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320座亚历山大图书馆。如果把新增加的信息用光盘存储起来的话,那么每秒需要6000平方米的光盘,而这6000平方米正是原子弹爆炸后,冲击波的扩散速度。
我们正处于一场永不停息的信息核爆炸中,时间不是定量,而是变量。如今对时间的使用,在极端情况下已达到纳秒的计量单位,它是十亿分之一秒,是光在真空中传播0.3秒所需的时间。时间如此有限,可越来越多的事务和娱乐在抢夺着时间,有限除以无限,这个值趋近于零。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你有高的要求啊,你想要成长。那么就有这样的一群人,将知识整理成视频音频,告诫你要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断提升自己,快速掌握浓缩了名人大家几十年功力的技能。大家蜂拥而上,定专栏,定课程,定直播。目前全网知识付费用户已经达到了5000万人以上,但是得到的付费用户以将近1200万人。
爆款文章提出一个问题“这么多人为了学习付费,希望转角就能遇到更好的自己,但是他们真的遇到了吗?”大多数人追逐知识付费,一开始觉得深受匪浅,最后却发现没有完成所承诺的“认知升级”,知识和技能依然留在原地。作者说:“你以为你买到了知识,其实买到的不过是知道,你以为买到了可以掌握的技能,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的知道罢了。”
的确,目前的知识服务内容,几乎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是结论而非逻辑,简化了大量推演过程,这可能就会造成受众不能进行真正的逻辑推理,无法完成认知升级。再加上各家鼓吹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重要性和不断提供的知识干货,人们的知识焦虑不断增长扩散,并没有随着见识增多而得到缓解。
知识服务真的如此无用吗?《必然》一书中有个关键词——“过滤”,意思是说现在的信息实在太多了,在这些信息中找到你想要的和适合你的,如同大海捞针,于是过滤的作用出现,就是把你想要的东西直接提供出来。而所有收费栏目刺激我们购买欲的,都达到了这个点,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我这里有啊,不用你浪费时间找,还能速成,你快点拿钱来买吧。看清这群人的定位了吗?他们是汪洋大海中的知识和学习者的中间人,受众通过他们知道自己的需求,付费满足需求,反正该传授的也认真传授了,至于得不得到收获就看个人了。
知识服务大势所趋,我所想讨论的不是功过,而是我们作为受众如何应对这种大环境。首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个人不可能学习收获到所有的有效知识,我们往小了说,就单单是目前服务所浓缩的知识精华,就足够让人吃不消了。个人必须要有所选择,你必须驻足停留,认真思考你的真正所需。有选择的去接受,在接受后也要有选择的让它们融入你的思维体系,而不是一股脑的全塞进你的大脑,表面上学富五车,实质上并无创新。
还要达到知识的“缝合”,在接受知识或思维逻辑,形成明确的概念后,一定要表达出来,你可以选择与人交谈、写文章、搭建知识框架来将其真正内化到自身。我曾接触到这样一个概念,也使我本人获益良多。我们的大脑,充斥着立场、感受、意见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个人若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改造为目标、方法、行动,通过整合将知识转化为有效认知。
所以,诸位务必要在知识服务的大环境下驻足思考,根据所提供的内容,针对某些领域得到了解,明确个人进修方向后,深入学习并内化为个人修行,让自己真正成为知识服务时代的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