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ES是单线程语言。所以异步编程对它来说,尤其重要。也可以说是他的核心功能。
我们常见的异步编程有很多,比如 回调函数
、事件监听
发布订阅
Promise
等。
在早期的时候,我们使用的主要方式是回调函数,但是当我们有很多回调函数需要依赖的时候,一层套一层,就会形成回调地狱
。
回调地狱既不利于阅读也不利于维护,所以前辈先贤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了很多努力。其中Promise 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案。
Promise
Promise
是一个构造函数,返回一个promise
对象。该对象有三种状态,而且状态不可逆。还有then
catch
finally
等方法。网上有大量的基础方法定义,我们就不在罗列了。
使用
then的链式调用
我们知道,Promise支持链式调用,那假如中间状态变成rejected了,会怎么样呢。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200) , 1000)
})
p1.then(() => {
console.log(11)
})
.then(() => {
throw Error(22)
})
.then( () => {
console.log(33)
})
.catch(err => {
console.log('this is error',err)
})
// 11
// this is error 22
当then
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错误的时候,返回的是一个rejected`状态的promise。之后的链式调用被终止了,被最后的catch捕获到。
我们知道then
其实是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的,我们换一个方式猜下执行顺序是什么呢?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200) , 1000)
})
p1.then(() => {
console.log(11)
})
.then(() => {
throw Error(22)
})
.then( () => {
console.log(33)
},fail => {
console.log('this is from 3rd fn',fail)
})
.catch(err => {
console.log('this is error',err)
})
// 输出结果为:
//11
// this is from 3rd fn
有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从现象看:是因为前面已经处理了rejected 所以后面catch不会在处理了。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200) , 1000)
})
p1.then(() => {
console.log(11)
})
.then(() => {
throw Error(22)
})
.then( () => {
console.log(33)
},fail => {
console.log('this is from 3rd fn', fail)
})
.then( () => {
console.log(44)
})
.catch(err => {
console.log('this is error',err)
})
.then( () => {
console.log(55)
})
// 输出为:
// 11
// this is from 3rd fn 22
// 44
// 55
怎么样,有没有想到,处理错误之后,还能继续执行,哪怕在catch后面也能执行。
透过现象看本质,下面我们对上面几种情况用一个统一的解释来理解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
then
方法,他接受两个回调,一个处理fulilled
状态, 一个处理rejected
状态。每次都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 对象。catch的本质是
obj.then(undefined, onRejected)
。
所以上面的几种情况也就好理解了:
then 和 catch 都会返回一个promise 对象。当中间有状态变为rejected之后,他会一直往下寻找,找到最近的rejected状态处理函数,之后根据处理函数的返回值继续返回不同状态的promise对象。一直执行到链式调用的最后。
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般用catch 来处理,并且放到最后。这样能统一处理。
几个常见题型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11)
resolve()
console.log(22)
})
p1.then(() => {
console.log(33)
})
console.log(44)
// 结果为: 11 、22 、44、33
解释:Promise构造函数会立即执行,所以先是11、resolve、22,由于then是异步的,所以代码紧接着是44、最后才是33
Promise.resolve(11)
.then(22)
.then(Promise.resolve(33))
.then(console.log)
// 输出 11
解释:then 参数不是function的时候都会被忽略。
使用场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一些常用场景:
1.异步b依赖异步a
// 异步请求b 依赖异步请求a
le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post(urla,data,function(res){
resolve(res);
})
})
p1.then(function(res){
$.post(urlb,data,function(){
// 处理请求返回后的数据
})
})
2.依赖异步a和异步b
我们有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场景,我们需要发起两个互不依赖异步请求,然后等待两个请求都返回之后再处理。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setTimeout( () => resolve(100), 200)
})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setTimeout( () => reject(200), 300)
})
Promise.all([p1,p2])
.then(values =>{
console.log(values); // [100,200]
},fail => {
console.log(fail)
})
all
方法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对象,所以他也有 then
catch
等方法。
希望上面一点点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加深理解。如有错误,不吝指正。
求点赞,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