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接受学习目标?爸爸妈妈往往会陷入3个常见误区。
第1个误区 听之任之 关于学习目标,有些父母完全听孩子的意见,美其名曰尊重孩子。但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己不可能定出合适的目标,家长若完全由着孩子的喜好来,实际上是放弃了作为父母的责任。
第2个误区 强加于人 基本上不给孩子拒绝的权利,当孩子表示不愿意接受目标时,父母想方设法地说服——威逼利诱、金钱诱惑、卖惨诉苦,用各种方式要求孩子接受目标。
第3个误区 只看数字 重分数、看定级——孩子学个钢琴,父母要求得学到几级;孩子学数学,父母要求得考到多少分……
以上这些做法,都跟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背道而驰,效果当然好不了。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制订了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后,一定要重视跟孩子就目标进行沟通,沟通时要注意三个要点:
自主性 让孩子感觉目标是“我选择”的,一旦他对目标的难度、时限、达成方法等有了选择权,就会对目标更认同。
自主性的根本是尊重孩子,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其实道理不难理解,就像在工作中,如果领导直接扔给你一张表,说我给你订了今年的目标,你要是能完成奖金是多少,完不成的话……这种做法肯定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对吧?但我们给孩子目标的时候,却往往会忘记这一点。
“自主性”不意味着完全放手由孩子自己制订目标,那样的话孩子很可能会把目标定在自己的“舒适区”,以现在的能力不怎么费力气就能完成。要和孩子讨论目标,甚至鼓励孩子跟你谈判。
胜任感 让孩子面对目标感觉“我能行”,努力一下是能做到的,而不会觉得太难、太累、太恐惧。
让孩子对目标有胜任感的关键是难度调控。好多父母总觉得制订的目标不难实现:一天30道数学题,不难啊;一天背20个新单词同时复习旧单词,不难啊;一星期写两篇作文,不难啊……结果发现孩子已经抗拒了,已经恐慌了,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这些父母忘记了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关键不是你觉得难不难,而是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舒适区”原地踏步固然不好,但走得太远,孩子觉得太难,那就到了“恐慌区”。身处恐慌区是更不利于学习的,孩子不仅看到那个高不可及的目标会恐慌,见到你也会恐慌,根本无心学习。
学习通常发生在孩子现有水平往前走一步两步的地方,也就是“学习区”。只要将目标定在学习区,孩子就会有胜任感。
价值感 让孩子通过实现目标感觉“我有用”。注意这里的“有用”,不要说得太大太远,跟孩子讨论一下目标实现后会对他人(尤其是家人)产生什么帮助(他人需要),或者是否会增进和某人的关系(关系连接)。
譬如,你要求孩子数学每天要刷题30道,这个目标实现了能怎么样呢?你似乎只能说,做题多了考试才能得高分,以后能进好中学、好大学,再以后能找好工作……对于十来岁的孩子,“几年以后”跟“遥远的将来”是没区别的,这个目标的价值感就体现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