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须寻得所爱,并为之守望。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2015年的国剧盛典。王晓晨带着作品《大好时光》说出了这句领奖词,其实我并没有关注过这部电视剧,但我清楚记得她说这句话时的热泪盈眶,和因哽咽而颤抖的嗓音!难以形容我遇到这句话时的欣喜,就像第一次在电台里听到“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守望,我实在欣喜这个词!对于热爱的事物,愿望,太稚气;希望,太浅薄。唯有“守望”恰到好处!这样美好的词语,仿佛轻描淡写。一个“守”字却道出无尽心酸。我常说,很多事,因热爱和坚持而变得非同凡响!这无疑是“守望”这个词最好的解义。
最近和好朋友通信,她说的最多的词是“自命不凡”。我想这是每一个满怀梦想的人都具备的优点。之所以称之为优点,是因为我常认为,只有“自命不凡”的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没皮没脸”的往前冲!他们是不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时而热忱,时而伤感,时而热血沸腾,时而踽踽独行!我相信坚持的力量,更相信热爱一件事物带给人的欣喜和感动!
第一次冉起对文字的热爱,是小学作文第一次被老师当众赞扬。当时我想,文字真好。它让我这样学习不拔尖的学生,有了另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儿时,最快乐的事,是写日记。也由此,而喜爱收集各式各样好看的本子。我常提起,自己收藏老部件的小柜子。我是个极其念旧的人,甚至还保留着从小学到高中,周围人传给我的每一张小纸条!
那些记忆,仿佛就飘在每一个柳絮飞扬的夏天里。而文字是时光的舞者,它扬着裙摆,挥洒自如的记录着那些年的喜怒哀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认为,写日记实在是个太好的习惯。文字把复杂的情绪呈现在纸页上,把那些年的矛盾与快乐,无限放大,升华。这不仅在日积月累中帮助我提升文笔,也记录着那些平凡日子里,我所遇到的,温暖的事与人。
翻看儿时的日记,仿似遇到儿时的自己,让人不禁笑出声来。笑自己的天真与幼稚,笑自己曾经也这样傻过!我曾在小学写出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虽然那些文字很稚嫩,虽然只有堂姐一个读者,但我如今想来依然满心欢喜!是文字的陪伴,和数不清的蓝天,填满了我整个童年。
后来,我有了喜欢的人。那时,最快乐的事,是遇见他,给他写长长的信和短小的诗。那些年,所有难以启齿的少女情怀,小爱情该有的悲欢离合,都被我小心翼翼的记录在信里,日记里,课本上,所有能写字的角落。我们的矛盾,与想望,思念和悲伤。那段青涩恋爱里,所有该有的美好或不好!都以文字的方式永远镌刻在青春里。
仿佛年轻的春天总是花开满园,老槐树总是缀满了沉甸甸的花瓣,夏季的风肆意的吹着,喜鹊就在头顶上鸣着,而我们满怀着对未来的盼望和欣喜,无所畏惧的,牵着彼此的手!那些年的爱情,没有现实的阻碍和思想的隔阂。只有两颗跳动着,互相倚靠着的心!而那年的文字,就像把新鲜的青柠,泡浸温水里,在平淡的日子里,泛着酸意。
高中时,最爱与挚友通信。那些年,我们近在咫尺,却最爱用书信交流。那些绵长细微的小情绪,如今想来,仍觉得温暖非常!我们有着各异的性格,却总碰撞出相似的火花!那时,我们谈的最多的词是,梦想!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而那时的我,只想考入理想的大学。我们为各自的梦想,热切的守望着,一门心思的努力着!如今我对于文字的热爱,依然没有一秒钟的停歇。
前几日,凌晨一点钟,一位许久未联系的同学发来留言,她说喜欢又习惯在深夜看我的文字。坚持真好!那时被理解的欣喜和被认同的感动,远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我很爱冰心先生的那句“思想是空灵的,一发为文字就着迹了。”用很多的词语和符号,创造出一段故事,一篇文章,或者一句不成文的话。将思想着迹,这过程中的快乐,不爱字的人不会明白!
因为对文字的热爱与坚持,我常常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常有人问我,写这些,有什么用?而我只答,因为我热爱。在这世上,我认为,除却爱情,没有任何事是徒劳无功的。每个坚持都有收获,每个选择都有意义!
在这一生里,我们可以有许多的爱好和习惯,但是有一件真正热爱的事物,实属难得!所以,我常说坚持自己所热爱的,这并不是了不起的事!因为喜欢,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也是因为喜欢,这过程中遇到的苦难,都仿若甜蜜!王小波爱妻子如生命,我爱文字如生命!
因为,励志提高文笔而更爱读书。想要提高写作,阅好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但很多人为了读书而读书,盲目追求于数字的多少!我常认为,读多少本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每一本书里获得的体会。遨游在书海里,享受于文字的美妙,放纵于每一个虚假或真实的故事。所以才有人阅书无数,却独爱一章。像张爱玲爱“红楼”,.“偶遇拂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红楼梦》就好了。”因热爱也曾著有《红楼梦魇》解读之详细,绝不低于某些研究红学的专家。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热爱,后人远不可企及,“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又如有人言“一生一部《茶花女》,足矣。”
阅书的数量并不最重要,从中获得的情感,悲伤也好,快乐也罢,有收获才算没有草率阅读!除此之外这故事带给你的意义和引领。也尤为重要。
我常认为“享受”和“放松”是每个读者在阅书时该有的状态!若是提升文笔,做读书笔记和标注也尤为重要。有人说,行走在路上,会遇到更好的自己。而我常以为,行走在书里,越发觉得自己知识的匮乏与思想的浅薄!每一次认真阅读完一部好书,一篇好文章,都像一场漫长洗礼。仿佛重生般的喜悦,让人心旷神怡。
读书,像一场旅行。若是非要比起来,读书还要比旅行更有趣一些。在书中,行走于不同的年代,观望着距今久远的人与事。心就追随着文字,喜怒哀乐,起承转合。其中的美妙自然不必多说!在书中,行走于不同的地方,欣赏绝美的文字描绘出来的世界,风景大好,人情悲欢。仿若浮在空中,捉摸不定,又仿若,伸出手就能抓个正着!
不同风格的故事与性格各异的人,交织在纸上,上演着一出出人生大戏。悲哀与欢乐,深情与落寞,就扎扎实实的摆在你面前!老郭曾说“千年的文字会说话”一口气读完,时快时慢,酣畅淋漓。遇到好句子时的欣喜,和偶遇悲情时的伤感,随着作者的笔尖而转变!我认为这是读书最好的状态,因爱书而读书!
守望文字亦是守望梦想,写作给予我的,更多的还是在文字中找到的宁静感。遨游在文字的世界,我的眼里是辽阔的大海,巍峨的高山。美景与人情,思想与文字,被大脑整理总结,变成一篇还算通顺的文章。于我是可贵的!好文字就像云端上的紫燕,振翅而飞,充满着自由与想望。
我常说,人生,需要空白期。写作便是我人生的出口,远离喧嚣,到达真我的境界。这是文字赋予我最独一无二的珍贵。蔡崇达在《皮囊》中说“写作就是再过一遍,过一遍自己,也试着过一遍他人。”每一次在文章里叙述自己的思想,都是与自我的一场漫长对话。人需要独处,跟自己交流,对自己妥协。
在文字里,是思想最寂静的时候。冰心先生有言“人类在生理上,五十万年没有进步,而劳心劳力的事,一年一年的增加,这是疾病的源泉,人生的不辛。”由此而想到,人人都该给思想留有一座安逸、寂静的小居,以此来修养身心。这小居,于我便是写作了!
如今会写文的人很多,写好文的人却很少,我曾在《简书》上看过一篇很急躁的文章,大概说写作就是要长期不断的写,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文笔。我赞同一部分,文笔的提高,的确需要坚持写,哪怕感触只是一个短小的句子,也要写出来。但我认为写作是需要留白的,在这段空白期里缓冲和丰盛自己,不能长此以往。
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他在文章里说“有灵感要写,没有灵感也要写”前半句有灵感要写,这是一定的,哪怕没有纸笔,也要用手机记录下来。因灵感只是一瞬间的事,抓住灵感就像抓住风中的羽毛!但是没有灵感该怎么写。强写?硬写?我认为这是写作的第一大忌讳。所以我曾经最苦恼考试中的作文,再没有灵感也要强写一篇看的顺眼的文章出来!无疑,我的观点与作者大相径庭,强写出来的文章,就像没煮熟的米饭,既搁牙,又难吞咽。看这样的文章,于读者实在是种煎熬!
没有灵感又想写作,那就只有寻找灵感。在这样的时候,我一般会阅读一本我所钟爱作者的书!或者看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翻看读书笔记。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去想去的地方欣赏美景,也是再好不过!好文章似好音乐,曲调悠扬,字字透绪,引人悲喜皆满怀!我很赞同叶圣陶先生的写作理念,“写话”。嘴里怎么说,笔下怎么写,毫不晦涩,不扭曲!“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对于文字,每个写作者有各自的观点,理念不同,大可付之一笑作罢!关于文字虽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止于此,粗略的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