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开挂训练营第二讲笔记及心得
导师:二丁目老师,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释梦师,带领3000多人通过梦找到自己。从船厂工作转行到心理咨询师行业,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快乐生活。
你觉得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需要多大的勇气?当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跳出原来的圈子并付诸行动的时候,他就不会害怕生存问题了。
二丁目老师的华丽转身,源自他对自我的勇敢剖析和探索,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也引起我的共鸣,甚至听到最后有哽咽的感觉,不是我太多情,实在是,说得直抵人心,戳心窝啊喂!!
梦是潜意识的语言,它会在夜晚宁静的时刻,告诉你白天被压制的各种想法和念头。关注自己的梦境,其实就是关注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内在小孩,你越清楚地感受她们、看见她们,就越能和自己好好相处,而跟自己好好相处,是你和这个世界好好相处的第一步。
一起来看第一种梦境:
梦中被追杀或者被追赶,这种人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或者说你已经感受到自己被伤害了。
二丁目老师举了房东的例子,他在做这种梦的时候,正跟房东讨价还价。在他眼中,房东是苛刻的、不近人情的,然而相处下来却发现,现实中的房东其实是挺可爱的一个人,原来现实中的房东跟自己想象中的房东是不一样的,那个凶神恶煞的样子,只不过出于自己的臆想,是他把自己内心苛刻的那部分,投射到了房东身上而已。认识并区分到现实和自己的想法之间的差异后,老师开始转而观察自己心里那个“杀手”,那个常常自我否定、自我攻击的部分。他说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很苛刻的人,一旦做的不够好,就会进行自我打击、自我攻击。
认出自己身体里同时住着很多不同的部分,是停止攻击、开始和解的第一步!非常喜欢老师的方法,就是给“苛刻的部分”换个可爱的名字,叫“共同进步的小伙伴”,这样一来,我们便不再需要将这个伙伴赶出去,我们可以先静静地感受这部分,陪伴他,和他好好交谈,直到我们能够和平共处,能够一起走向光明。
这个方法让我很感动,因为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个面向,不同的面向往往会互相攻击、打架,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自我矛盾中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所以一直在原地打转,无法向前。
就像我中心总是住着一个完美的人,当我做的不够好的时候,她就总是窜出来攻击我,你怎么可以做成这个样子,那你干脆不要做好了,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跟我的完美的小伙伴和平相处,我们可以交谈,我可以有选择,我可以轻松地跟她说“嗨,我今天有些累,我可以先这样,明天再慢慢改进么?”我一直以为的,我的完美症已经好了,原来并不是,我只是一直在压制它而已。
而在今天,我真的看到有光透出来,原来真的有路可走,不必把自己逼死。其实所有的面向,所有的部分原本都是你啊!你原本就不需要把他们驱逐流放。先去看到自己不能接纳的那部分,不带评价的去陪伴、观察他,再去好好相处、慢慢转化。
心理成长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许我们会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认识自己,也许成长的路上有反复、有倒退,但只要开始看见,疗愈就会慢慢发生。
第二种梦境:
丧尸梦,它意味着紧张的人际关系。
当你认为别人是丧尸的时候,你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而人际关系的头号杀手便是受害者情结。
为什么人们乐忠于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这其实是不想为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是一种退行行为。因为一旦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就会觉得别人是欠自己的。同时,受害者会得到很多的特权和好处,比如我穷我就该被赞助,我弱我就该被扶持……但受害者是没有主动权和选择权的呀,所以他们会一直处于很被动的境地,会失去一些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力量。
我几乎没有做过丧尸梦,所以其实不大能够理解被害者的这种感觉,说到底,这应该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吧!被害者大概觉得自己只有处在受害者的位置,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可是,你失去的自由,失去的主动权,才是更可贵的呀!
如果你也曾一度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没关系,先接受自己的受害者身份,去体会它、陪伴它,不要那么快将它赶走,你理解得越深刻,你们的和解之路才会越顺畅,那么终有一天,你会选择放弃特权,开始走自己的路,只有开始为自己负责,生命才能加速成长!
第三种梦境:
裸体梦,这意味着毫无保留地被暴露。这种梦指向社交恐惧症。
嗯,我就是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别看我在线上好像挺快活有时候还挺逗比,但事实上,能在线上解决的事情,我绝不会放到线下;家里来客人我会局促不安,会要一直一直去找事情做,我才会感觉不那么糟糕;如果要约见面,我会提前好长时间就做准备,看看自己是否哪里不得体……如此种种。
其实有时候面对人际关系,我会想:我要是一个人孤独终老就好了!就不用面对这么多人,不会让自己如此不知所措。
直到老师说了这句话「社交恐惧的本质是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瞬间泪崩。
对,我就是害怕自己所有的那一面都被看见,包括我不敢向比我厉害的人请教,也是这个原因,因为自己都觉得自己那一面不够好!所以我为什么要把自己不好的这一面剖开来给你看。
说到底,还是对自己不够接纳啊。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社交恐惧,你惧怕的只是自己的内心。
拥抱心中的恐惧,谈何容易!但我愿意,开始一步步接近心中那个受伤的小孩,直到,你愿意和我一起,去面对汹涌的人潮,可以在人山人海里自在舒服的做自己,就像,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一样自在。
最后想说,当我们愿意敞开,当我们用爱和陪伴开始看见自己,终将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凡真实的,到最后,必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