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回老家以来,面对每天都要完成的写字课作业变成了老母亲最头疼的项目之一。
几次问到姐姐,为何不愿意写?
都是直接丢来一句话,“我就是不想写呀”。
几番软磨硬泡下来,始终没有突破这个“结”。
我清楚的知道,不想写作业,始终只是“表面”现象。而实际上,这个背后的卡点到底是什么呢?
我决定收拾好自己认为的多种原因和判断,和姐姐做一次深入的沟通。
第一轮沟通
一天的娱乐活动完成后,轮到要写作业了,
前一秒还是嘻嘻哈哈,一坐到板凳上,姐姐的情绪立马冲上眉头。
“我就是不想写嘛!”姐姐依旧重复着这句老话。
我说,
“咱们先看看老师在视频上是怎么讲解的,有什么困难的话,妈妈可以一起帮助你?”
而看完视频后,姐姐直接说,“我不会写”。
我说,
“不会写,没有关系,我们照着这个字的样子,看哪一笔是落在哪个地方,然后,再起笔写。”
姐姐依旧不作为。
我在这一刻想到的是之前朋友跟我说的,“我抓狂的不是题目真的很难,孩子做不出来;而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这一刻,这句话最能代表我当时抓狂的感受。
第二轮沟通
抱着需要弄清楚背后真实卡点的目标,
我平静地跟姐姐说,
“你烦躁的情绪,我看到了,可是我不知道这些情绪是什么?
你也可以跟自己的情绪呆一会儿,看看是什么让你这么讨厌去写”?
于是,我不再说话,在姐姐书桌旁等着她。
几次,姐姐都腾挪着脚步往门外走,
然后,我又几次把她抱回到书桌前。
每抱回一次,姐姐的情绪就再度爆发一次,有生气、有委屈,又有一些不甘。
反复腾挪过去,又被抱回来3-5次,情绪依然很多。
姐姐说,“写作业就没有时间玩了?写作业就是在浪费时间。”
我于是想到给她画一张“时间都去哪里”的图,她没有反对。
我把圆饼图切分了8份,每份里面3小时,把她从早上起来到写作业这段时间的各种时间做了分配,吃饭、睡觉、玩耍、运动。
看到这张图里玩的占比明显很大,而写作业的时间是少的,她很生气,告诉我,她连这一点时间都想要拿去玩。
然后,很生气地用铅笔把时间地图用铅笔涂得面目全非。
几次三番以后,姐姐仍然不依不饶,坚决表示,就是不写;
我很坚决,但是仍然态度平静地告诉她,
“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
听到我这样说,姐姐情绪如潮水一般,又一次大哭、大叫。
几轮下来,我内心已经很生气了,对她的耐心也几近耗光;
当我把她再一次抱过来扔在床上后,我说,
“我真的很生气,妈妈跟你说了半天,你好像是听不懂,不断挑战妈妈的底线”。
这次姐姐被我生气时候提高的声音吓着了,愣着半天不说话。
第三轮沟通
待我恢复平静,我又一次把姐姐抱坐到桌子前,
姐姐估计也累了,坐在书桌前开始消极抵抗。
我说什么,也不再做应答。
我很生气地说:“你是不是也想像弟弟早上一样,无理取闹被爸爸打屁股?”
是因为恐惧,或是别的原因,姐姐软了下来,抱着我开始大哭,边哭边说,我写不好;
我顺着姐姐的话,问她“是因为写了2天,也没有上榜,你就不想写了是么?”
“你是怕妈妈批评你?”
姐姐点点头。
我说,
“妈妈已经说了,先完成,再完美,你认真完成了,就是现在的目标,妈妈没有要求你每天必须写到要上榜”。
姐姐的情绪终于舒缓下来。
而情绪释放完,她去写字,写完,很开心去玩了,就像刚才没有事情发生一样。
卡点释放
整个沟通过程中,当孩子面对不想去直面的问题时,也许不敢表达,也许不会表达,也许表达的并不是本来让她生气、挫败、抓狂的事情,她会用一些表面上“轻描淡写”的说法去表达。
而当遇上这种问题的时候,虽然她大哭、大喊,甚至是大闹,她的身体语言都是很“僵硬”和“紧绷”的,也许孩子也不想暴露她的脆弱面,也许想要展示给大人的都是她“好”的一面。
当底层的需求被看到和听到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放松”下来,不再背负大人看来无谓的一些“压力”。
背后的背后
孩子希望展现她“好的”一面给我们,也让我反思平日里我们对她的要求,也许在我们看来是正常的,而在她看来,是不容易完成的。
我们作为大人,在孩子那些看起来并不十分美好的时刻,是否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与包容?是否给予了足够的情感上的抚慰?也让我们去思考,如何接纳孩子情感的同时,也让孩子了解到应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