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这个四十二岁便赍志而殁的优秀作家。
论及路遥,语含不屑甚至轻蔑的,自然大有人在。那些傲慢而浅薄的编辑,那些跟风趋时的批评家,那些习惯于做高头讲章的学者,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把路遥说成一个落伍而可笑的人,甚至把他的作品说得几乎一钱不值。这不奇怪,在文学领域,就连大师,都难免要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苛责。更何况,路遥还不是大师;更何况,路遥的作品的确存在问题。
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是用尊敬和感激的语气谈论他,仿佛他们谈论的不是一个从未谋面的作家,而是一个过从甚密、交往已久的朋友。
我看过的书并不算少,但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不是很多,而让我为之动容、流泪的书籍却只有《平凡的世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平凡的世界》改变了我很多东西,无论是在创作上、人生规划上,还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都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些影响是任何书籍、作家、老师、朋友所不能赐于我的,那种触摸灵魂的感觉更是从来没有过。
我和路遥一样,生于斯,长于斯,对农村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和特殊的感情;我和路遥不一样,我没有他那样的文学素养和格局,也没有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我敬畏他,崇拜他。
我始终认为,路遥的文章之所以深深地感染、激励着读者,是因为他的文章倾注了他的所有感情,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倾注了他的一切梦想。换句话说,路遥是用心、用情、用爱去写陕北这块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去写陕北这一群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汉子和婆姨,这和当代大多数急功近利的文人写作有根本上的区别。
创作的态度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平凡的世界》100余万字,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为这一个壮丽辉煌的时代,写了一部诗史般的巨著,堪称新时期小说的一座丰碑二十多年来,《平凡的世界》和路遥其它著作的版本之多,销售量之大,在汗牛充栋的中国当代小说中独领风骚。
然而,天妒英才,1992年11月17日,年仅42岁的路遥,不幸地离开了他热爱的黄土高原,离开了他热情讴歌的世界。我常想:如果路遥今天健在,以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思索,以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厚实的笔力,他肯定还会为这不平凡的世界写下新的巨著。但现实里没有如果,路遥真实的辞世了,他身体的消失给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缺和遗憾。
遍观当今的文坛,人心喧嚣浮躁,文章急功近利,商业炒作成风,泡沫文化遍地。作家空前地多,但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能真正深入体验生活,严肃认真写作的人几乎没有几个了。 于是,这也就成就了路遥,他虽然离开了,但他和他的作品却一直活着人们的心中,激荡着无数真正热爱文学和钟情于文学创作的读者之心。他那充满积极生活态度和理想主义激情的作品,影响和提升了许多人的精神生活。
路遥的作品中隐藏着一种苦难意识。这也是每一个敢于尝试苦难和经历过苦难的读者会更深情地爱路遥和路遥的作品之原因。于是,路遥的故事永远会被人传颂,路遥的作品永远会有人捶读。就像贾平凹所说的一样:路遥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路遥是一个有精神魅力的作家。他在短暂的42年人生中跋涉过了极为艰辛的路途,一生充满了传奇,笔下的作品同样波澜起伏。不仅如此,路遥是一个极有人格魅力的作家,无论在《平凡的世界》,还是《人生》他所塑造的主人公身上都具有真诚、善良、诗意和崇高的品质,而我们都知道路遥的每部作品都有他的影子,所以他还是一个富有精神魅力的当代作家。当然,这和他所生活的人生经历有巨大关系,也和他心系黄土高原有关。
路遥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如今的中国再想找出几个如当年的路遥者,几乎已经很难了。现在充斥着文学界里还有多少真诚的东西,谁也不敢说了。也因此才觉得那时的路遥精神,如果放在今日之中国,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为此,我敬爱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