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28日三天中,在淮滨县实验小学新校(西区)有幸现场聆听黄爱华老师的讲座,感谢学校提供的珍贵的学习机会。黄老师三天的讲座,像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睿智的话语不断触碰着我心灵深处,引发我对数学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新的认识。
黄老师近几年在对“大问题”进行研究,大问题就是: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以探究为主。”大问题的教学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而不是操作工。”黄老师语重心长的说。他首先展示的课—方程,演绎着他是如何用大问题进行教学的。
首先,黄老师与孩子们称其华哥,在谈话中,引出了方程,并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1.什么是方程?2.为什么要学方程?3.方程有什么用?4.方程就是等式吗?看似寻常的谈话,但黄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与今天讲的内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称华哥,把关系的建立放在教学前面。大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方向。令我敬佩的是黄老师高超的控制课堂的能力,无论学生问多么跑偏的问题,黄老师都能把他拽回主题,与大问题联系起来。我想这非一日功夫能达到的,这便要求我厚研教材,厚度学生,勤于总结和反思。
最大的亮点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课堂小先生,并规范小先生的四句话;1.大家听我说。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3.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4.感谢大家听我的分享。有了课堂中的小先生,课堂立刻变得生动有趣。“大空间”不只是学生有了获得研究 问题的时空,还包括他可能拥有的讲台,获得自主表达、对话的机会。这才真正实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反思自己的课堂,很 少出现课堂中的小先生,孩子们的表达也比较随意,我想从明天起,就规范孩子在课堂上用黄老师建议小先生的4句话来要求孩子,培养孩子表达数学知识和想法的能力。黄老师建议,让学生做小先生,教师应该这样做:1.相信学生能说清楚,把讲台交给他。2.离学生发言远一点,不需要总插嘴。3.回应发言要慢一点,坚持先后己。4.总结是学生的事情,不越位才到位。
最后在练习列方程阶段,黄老师让学生用手势和拳头来说方程各个量之间的等价关系,很有意思,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手脑口等器官来学习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习。我想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尝试这样的方法。另外,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黄老师很关注孩子,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的为什么要学习方程的小日记,引发我们思考。我想虽然是数学学习,是否也让孩子养成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呢?把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思考或者疑问,写在互联网上,分享给大家,那该是多么有趣啊!
最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在一位老师提问时,黄老师说道,自己曾为了备一节课,整整用了72页,密密麻麻的算式,图,文字。令全场老师为他点赞,反思自己的教学,教案也就4页纸,时常写完,看一遍就不看了,更别说修改了,好像是为了写教案而写教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看到黄老师的教案,我自责,反思,要认真斟酌所写的每一句话,并不断反思修改和总结。
让学习发生,让生命成长,黄老师对教学的认真和热爱,感染和鼓舞着我,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我们且行且思,做优质的教育
黄爱华老师在讲《找规律》的这节课很与众不同,他是运用典型的大问题教学构建课堂。他没有让孩子去猜一猜,去发现规律,而是一开始就聚焦于课题“找规律”,展开探讨。最终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一起确定本节课需要研究的两个大问题,即课堂教学的两大版块:找什么规律和怎么找规律。这样的处理省去了很多繁杂琐碎的小问题,小细节,给孩子大的空间,让课堂呈现大的格局。
那么什么是“大问题教学”呢?听了黄老师的课我对这个名词比较感兴趣,于是上网大概了解了一下。“大问题教学”是在2012年的时候黄爱华老师就已经提出并倡导的。“大问题”这一名词来自罗伯特·所罗门教授所著《大问题:简明哲学》一书,这本哲学入门读物按照哲学上的“大问题”来组织写作的,受之启发,黄爱华的团队开始在小学数学学科探寻一种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将课堂中的“大问题”定义为“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
在这样的课堂上又是如何进行问题导学的呢?黄老师首先介绍了课堂教学变革的四个关键词:目标导向、问题导学、思维可视和知识入框。其中目标导向是教学的基础,问题导学是重点。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既要有学习的大问题来明确方向,又要有探究的小话题来帮助孩子将知识来理解、内化。那课堂上学习的大问题是怎样设计的呢?首先是确定目标,大问题要和教学目标完全对应;二是找准核心,在众多目标里要找出核心任务;三是开放设问,是指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指向知识的本质,还要能引发孩子的探究,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指向目标内涵的两三方面。
在听黄老师的这节课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备课,研读教参的重要性。比如说在读《找规律》这节课的教师用书时,黄老师读到了一个“又”字,(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一面红, 又一面黄,一面红)认为这“又”字就是指向了规律的内涵。而这样的一个连接词在我们读教参时是很容易忽略掉的。所以要想理解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把握好教学的脉络,我们必须必须要从认真细致地研读教参开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平时多研究,积累,沉淀,课堂上才能厚积薄发,绽放精彩。
三天学习部分掠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