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运营,由两部分因素组成: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 工作能力,指工作所需的技能,如拉新、激励、留存。
- 个人素质,指精神或性格方面的素质,如幽默开朗、勤奋好学等。
由于运营的概念太泛,本文聚焦在用户运营领域,需具备这些个人素质。
1.广泛的兴趣
有趣的、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向用户传递正能量、有趣、大开眼界的信息,从而吸引用户更好的与产品连接(这是从更高视角,对用户运营的解读)。
要做到这点,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工作中的「弹药库」,随时按需索取。「弹药库」的来源,并非是目标明确的逐一攻破,而是平时接触的信息经过日积月累之后,组成的知识体系。
用户运营的对象是人,所以在各领域都有相通之处。
案例:
- 做电影类(泛娱乐)app,考虑:电影领域——娱乐和明星相关——最热门的明星又和粉丝群体有关——群体量级大、战斗力强的粉丝人群都是90后——90、95后又被二次元文化覆盖……
什么是好影评?——用户兴趣+内容美感(内容审美=看多了+兴趣+参与和思考+有点天赋)
2.换位思考的意识
I:和设计师沟通需求,关键是能否换位思考,并找到共同利益点。
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是一个设计师的正常追求,设计的背景和需求是来源于运营或产品,ta担心的是需求不明确、沟通表达不清晰和时间太赶,根本不担心是不是简单。(说很简单马上设计一下,会让人觉得你藐视ta了)
A:给设计师合理的尊重和发挥空间,共同打造一个优秀的作品,展现给更多的用户,或为产品带来很好的数据效果,发挥了设计师的价值,也是相同的利益点。
道理同样适用于与产品、研发同事的沟通。
用户运营就是让自己成为用户,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到这点其实是非常难,所以到处充斥着反人类、无趣的活动设计和产品功能)。
3.人群特征的洞察
用户类产品的核心问题是:用户是谁,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需要洞察并研究目标人群特征(要求运营有这方面的素质——提高这个素质的方法,试着关注和分析事件背后的有关人性和群体的原因,再结合一些书本理论)
通过一些明确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行为描述出来。
如:
- 喜欢听李志
- 疯狂找人拼单的海淘用户
- 女权主义者
- 电影《小时代》粉
- 逛知乎
- 两岁孩子的全职妈妈
- 锤子用户
- 每周去电影院看两场电影
如猫眼电影UGC用户的人群特征:
- 热爱电影,且与电影没有利益关系
- 文学爱好者,喜欢文字表达
- 更理想化,厌恶利益掺杂进电影的行为
- 作品优秀,但在其他平台知名度不高
- 这部分人群适合猫眼,原因是:
- 满足我们对优秀作品的要求
- 由于圈子不同,避免了其中的利益关系
- 热爱电影,与运营团队臭味相投
- 更愿意和猫眼平台共同成长
A: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是,走访多个类型的用户,分析后给出主观判断。详细说,就是穷尽我们认为的所有类型的影评人群,交流后分析他们的人群特征,比如性别年龄、哪里人(非所在地)、性格、三观、对电影的偏好、对电影大事件的解读、对影评平台的看法,综合这些复杂的特征总结出的经验,圈定了上述特征的人群。
推荐三本书,《乌合之众》、《引爆点》、《共享经济》。
4.执行落地的能力
两种类型不同的人才:创意型运营VS执行型运营
思维方式和特长不同,一个想创意,一个思考这个方案是不是有坑,第一步该从哪儿开始,预先做什么准备。
团队需要这两类人同时存在,互补和互相促进。
更欣赏后者。因为了解理论和具体会做,完全是两件事,即便理论再详尽、再多案例,也只停留在纸面,只在某种条件下成立。看文章听分享也有用,但只是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储备知识,最后还需要实操。
执行型运营人才的特点:
- 逻辑性强,习惯分步规划
- 思维缜密周全
- 勤奋,有韧性
- 关注和追求细节质量
- 性格和思路偏保守
建议:努力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发挥自身特长
5.其他素质
一个优秀用户运营所需的个人素质,还有如:
- 超强的亲和力,更多体现在文字上
- 敏锐的直觉,对于热点和用户感受
- 灵活变通的做事方式
- 开放的心态,面对用户和新鲜事物
- 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