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不难发现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当中存在并不断进化的一种特殊而又原始的情感。为什么特殊呢?因为爱情是人类独有的;为什么原始呢?因为它最初诞生的目的可能仅仅是为繁衍这一自然界几乎所有动物都具有的生理本能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又不得不将其视为一种原始的情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爱情也在悄然的进化,我们会发现,在一些年代,爱情的进化速度相对缓慢,而在另外一些年代,爱情的进化却异常迅猛。出现这种现象的道理很简单,由于每个人都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存在自己的看法,当大多数人对一件事物的看法都趋于一致的时候,该事物就发展缓慢;而如果人们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各有不同,各怀己见的时候,该事物就往往将会迎来一个急剧的变革。人心思变的时代往往也是大变革的时代。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爱情在不同的年代将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也因此使得这些意义本身是虚无的。
爱情悲观主义者会怎么看待爱情呢?其中一些人可能会说,爱情是梦幻泡影,是镜花水月,是虚无之物(vanity);另外一些人可能会说,爱情是朝菌蟪蛄,是电光石火,是短暂之物(transient);还有一些人会说,爱情是本能,是生殖冲动,是荷尔蒙(hormone)。在他们眼里,爱情虚无、短暂、原始,爱情作为一种情感一无是处,毫无意义,丝毫不值得赞颂,甚至阻碍人类的进步。佛经有云:“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于是很多人就选择毅然抛弃这种情感,弘一法师年轻时翩翩风流才子一枚,曾引得无数女性的青睐之心,成家后却弃妻儿于不顾,毅然皈依佛门,终成一代高僧。他无疑是一位爱情悲观主义者,以佛门的明心见性、空空如也的心境来对待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情感,这是出家人必须要做的事。当然,法师的境界不是我能够妄加评断的,这里也不免过于武断。张爱玲曾评价弘一法师到:“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在他面前,连张爱玲也只有谦卑的份。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要让他们评价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爱情绝对可以位列其中。古今中外,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或口耳相传,或借诸诗文,为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动人爱情传说和故事,很多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温暖最美好的源泉,源源不断的为人类的生活注入生机与活力。爱情中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誓言;梦回莺啭,姹紫嫣红,良辰美景,赏心悦事的喜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壮;身无彩凤,心有灵犀的性灵;千种风情,无人诉说的苦闷;都道金玉良缘,唯记木石前盟的痴情等等都会使人柔肠百转,心潮涌动,为之或欢欣鼓舞,或跌足长叹,或痴痴入迷。爱情中的喜怒哀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美,这些美在很多时候淡化了爱情作为人类繁衍次生品的本质属性,人类用华丽的文笔,唯美的故事将其粉饰起来,以求助其完成意义的蜕变。
可是,世间万物都有其必然的规律,爱情的本质不会因为其美丽而变为其它,它始终是那个它,石头不会变成黄金。爱情终将不会变得如姑射仙人般高洁,有爱情洁癖的人往往不能忍受这一点。据说李敖先生当年由于不小心瞧见刚刚新婚不久的妻子,大美人胡因梦便秘的情景后,便抑郁寡欢,无法忍受,直至黯然离婚。当然,这种市井传言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可以借此反映出许多错误的将爱情视作沅芷澧兰的人在面对爱情真身的时候的那种难以言说的烦恼和愁绪。
古人的爱情标榜是举案齐眉,夫唱妇随,才子佳人,矢志不渝。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爱情观,但到了现代,情况已大不相同。人们在追求自由恋爱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市场的筛选,什么是自由?我认为自由就是将你放到市场中。市场中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最终人们利用价值来衡量事物。爱情进入市场也是当代爱情的一个重要特征,市场很复杂,在不同环境下的市场价格的评价指标会波动,这也就是中学时的爱情、大学时的爱情、社会上的爱情存在差异的原因。当代的爱情作为市场爱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追逐自由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爱情的美好仿佛就有所弱化,在有些时候一些人甚至选择直接抛弃包裹于爱情身上华丽的装饰,使其露出赤裸裸的本来面目,于是美好也瞬间化为乌有了。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爱情的美好就是那一袭华丽的外衣,脱下它之后,你会发现,里面只剩下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