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拥有的人越少越好,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失去他们而难过了。
患失,为拥有所累。这让我想起柳宗元的名篇【蝜蝂传】,摘录如下:“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可人能保持几分理性抵制贪欲呢?纵然每次失去的时候伤心欲绝,和时间大爷喝上几杯,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去追逐拥有时多狂喜失去时就有多痛的欲望。换个角度,如果因为害怕失去就放弃努力拥有似乎也是有点因噎废食,因为凡事都有个代价。归根到底是要达到一个平衡,这又回到林语堂先生的半半哲学,蛮好。
可能寂寞本来是可以承受的。但人们总爱把寂寞讲给别人听。如果别人听不到,他们就会更大声地说。还听不到的话,他们会将寂寞大喊出来。如此,这样的行为就不再是寂寞,而是一种聒噪的自私。
人是社会性动物,交流和分享是本能,也是愉悦点。有心事就要找人倾诉,因为倾诉之后就不再是心事了,压力得到缓解和释放。而如果没有遇到倾听者,人就会努力的去寻找;如果倾诉的对象无法get到点,人就会反复的去说。在整个过程里,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行为的,完全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所以人是自私的,一个人有倾诉的欲望,但应该知进退;一个人也有通过倾听与别人连接的需求,但是别被莫须有的道义绑架了。
只有在当今奇怪的报道和令人费解的书籍中,曾经互不相识的神才能被掺和在一起
尽信书不如无书,文本主义至上的人容易对铅字化的一切文字产生盲目崇拜,而没能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信息爆炸人人创作的今天该类问题更是凸显,并非书籍的写作出版不够严谨了,而是阅读写作的人变化了,时代也变了,风格也变了。从虚幻到科幻到魔幻再到无厘头。书籍已经成为想象支撑的美丽新世界了。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所以阅读和写作与其说是一种修行,更像是一种逃避。可能正因如此,毛姆才说阅读是人生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