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忙着准备骨干教师大赛,感觉颇有压力。比赛完毕,成绩于我都是次要的,我要庆贺我的轻松,所以准备去金贝山看看杜老师的书斋,欣赏他的书法。
到了金贝山,进了古玩一条街,顿感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走到街的尽头,老师的店面就在眼前了。走进去,书案上是老师写好的两幅字,其中一副是老师给我写的“月华如水”,那是我的网名,更是我喜欢的一种意境。我不懂书法连评价也不敢开口,只是觉得那字在我眼前展开,心中已有月光铺撒开来。
想来看杜老师是很久的愿望了,只想着能近距离的看看他的书法和绘画,却没敢妄想能得到他的墨宝。一直觉得搞艺术的都是清高的,没想到老师那么平易近人,热情有加。
杜老师是个很会生活的人。去吃饭时,他提了一瓶自酿的葡萄酒。端着酒杯,看着那晶莹的美酒,轻轻地摇晃一下,没有品尝,我已有一分醉意在里面。我感觉着那是一粒粒葡萄的灵魂在跳舞,晶莹的,圆润的葡萄,吸收了日月的精华,被一双浸染了诗书画韵的巧手藏在了坛子里,像是藏起了一个美梦。说真的,看着高脚杯里那晃动的玫瑰红,我真想写一首诗,可惜才疏学浅组合不来能与之媲美的句子。那就把这诗意的美酒轻轻的抿一口吧。。
听着杜老师还有李阳他们轻松幽默的交谈,我捧起这家酿美酒觉得就像捧着一个梦,连我自己都像做梦一样了。喝了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等我感觉着有点晕时,我还在告诉自己就算是真的醉了,我也要把杯里的酒喝完。多少次在酒桌上面对着倒好的酒,无论别人怎么劝说我是铁定了心滴酒不沾,不管那酒有多贵,倒掉了我也没有丝毫的可惜过。但是,这一次,面对着杜老师的葡萄酒,我觉得浪费一滴于我都是暴殄天物,所以等我感觉自己不能再喝时,我吓得赶紧把酒杯藏起来,因为一旦他们谁给我再倒一杯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喝掉的。
我准备告辞时,杜老师却说已经联系好了冯杰老师还有李庆云老师,让我等等见他们一面。说真的对冯杰老师,我慕名已久,却从未谋面过,早在高中时他就是我崇拜的诗人,现在能见冯杰老师一面也不枉我对诗歌热爱过一场。李庆云老师呢,是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过长篇小说《小城风云》还有《西槐庄》,他的短篇我也见过一些,在论坛上,就感觉到了老师的人格魅力,他作为一大家,却永远是那么谦逊,他在“书画影廊”发了一系列的世博会各国馆的图片,有些发重的照片我曾经替他删掉过一些,这是我作为版主份内的事,老师却每次都道谢。那时我就颇有感触。杜老师告诉我李老师会带他自酿的葡萄酒去,他才是酿酒大师。我想到了冯杰老师曾说李老师是乡村酿酒师,他说每到秋后,周围的文朋师友便有一个愿望,就是必须喝到李庆云自己酿制的葡萄酒。冯老师说能喝上李老师纯手工作坊酿造的葡萄酒的人不多。主要是造酒者对饮酒人的挑剔,有钱买不到,凭职务他又不认,所以能喝上李老师的葡萄酒很让人引以为豪。冯杰老师曾用诗意的语言这样描述过“在透明的玻璃杯里,友情,文事,酒色会像一泊暖梦,循着乡音升起。”我想尝尝李老师的葡萄酒,也想见见李老师。
于是再做停留,先见到的是李老师,介绍之后,李老师很亲切,这让我少了最初的局促不安。杜老师开玩笑埋怨李老师怎么没把自己的书带来送我一本,老师说干脆去家给我拿一本吧,我过意不去,不愿意老师再回家一趟,他说家就在酒店附近,然后执意下楼。等他把《西槐庄》送给我时,我双手接着的就不仅仅是一本书了,还有老师的热情。我很感动,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的心情,我何德何能竟敢要老师如此费心,都说宝剑赠英雄,那是说只有英雄才不至于让剑埋没吧,老师的书也是十年磨一剑吧,我虽不是英雄,但我会尽心去拜读,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老师的厚爱。
兀自感动中,又来了两位,他们在相互打招呼。我认识其中的一个就是徐向峰徐诗人,那么另一位和蔼可亲儒雅的老师就是冯杰了,这就是我高中时代所崇拜的诗人了,这就是我大学时代引以为豪的长垣的大诗人了。尤记得每当延津的同学炫耀刘震云作家时,其他人都默不作声,唯有我会骄傲的拿出冯杰老师的诗作亮给他们。这一次,当他真的站在我眼前,我竟然连问候一声也不敢了,等老师发现我亲切的招呼我时,我觉得一切都恍若在梦中,连回答老师问话都觉得迷迷糊糊的几乎语无伦次。我不是向来伶牙俐齿的吗?怎么会这样?
他们在品评着李老师和杜老师的自酿葡萄酒,说李记和杜记的色泽和味道有何不一样,我感觉已经喝了不少,不敢多喝,就在老师的建议下倒了一杯李记的尝尝味道,几位老师很轻松随意的边吃边聊,我很少动筷,我在专注于听他们谈话,人家说精神食粮精神盛宴还真有道理,听着老师们轻松诙谐妙趣横生的谈话,虽然我吃的并不多,但是却丝毫没有饿的感觉。席间,聊起了诗词诵读吟唱,几位大师拍板说要联合成立诗词朗诵俱乐部,看到他们意气风发,我在想当许多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横冲直撞时,唯有他们还在坚持着要把文明文化传承下来,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这个世界才得以有一方让我们灵魂栖息的家园。
宴席结束,和老师一一道别,我怀抱着浸着墨香的书回家,洗漱完毕,我晕乎乎的打开电脑记录下我的心情,这一刻,我是真的醉了,不知道是醉在葡萄酒浓郁的芳香里,还是醉在这书香四溢的文化氛围中……
2010—11—6
【今天上午,参加“厨娘的诗和远方”文友交流会,遇见一位优雅知性的女子,她说叫李岩(具体哪个字不确定)。她谈到读书,谈到教育孩子,她用不疾不缓的语调娓娓道来,我听得简直入迷。我暗想这个女子非同一般,准定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深受书的浸染。中间谁说了一句她的父亲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忽然就想到了一个名字——李庆云,她应该是李老师的女儿吧。果然,交流会结束,印证了我的猜想。
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与李老师的一面之缘我还记忆犹新。几年前,李老师送我一本书,今天,他的女儿李岩又送我一张樊登读书卡,真的很是让我感慨,无以为报,唯有认真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