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其实包含两类动作,一是用眼看,二是用眼看的同时大声开口读,简单的称谓,阅和读。如果前者是小米加步枪,那么后者就是核武器。当我强调阅读量的时候,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是鼓动大家多看书,不是我多傲娇,只能说,光看看是没多大用处的!
想想吧,读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有人的只会发发短信而有的人已经写了好几本书?同样是本科毕业,有的人读到了金饭碗,有的人只能接受失业的无奈;工作了这么多年,有的人红红火火,有的人了然无迹;如果说体制、背景、人脉等等让多数人仿徨、迷惘、失落、惆怅,我们何不暂且放下这些,去回到原点,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去读书,怎么去阅和读?
我首先要分享一个历经多年才有的发现和领悟(或许你比我更幸运早已领悟了):
我观察到,热爱朗读的小朋友从小就特别聪明,长大之后人生和事业都比较顺利!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也很奇怪会有这样的结论,于是我试图在脑海里还原他们生活的场景并将从中截取一个独特的视角串成我本文的铺垫:
这样的小朋友在没有识字之前,他们的父母喜欢讲一切有趣的东西给他/她听,这样的父母会逐渐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听爸爸妈妈讲(朗读)故事;等小朋友稍大一点,他/她就会想着给其他小朋友讲故事,在这过程中,他/她获得了认同,锻炼了交流的技能。为了把故事讲好,这样的小朋友会在被窝里一个人小声讲,识点字以后,如果有心的父母适当的点一下(告诉他/她大声朗读),小朋友就会慢慢养成朗读的习惯,洞察力的嫩芽开始慢慢形成......(其实不止洞察力这么简单,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或许你要问,这样的观察和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实质的关联?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很多的场景中,常常会有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感慨:
在我另一个观察中,我发现至今保留朗读,慢慢演化至唱诵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宗教!我一直很好奇,僧人是如何记住繁复的经文的,不要说几百几千卷的数量庞大,就是那些奇形怪状的文字,一看到,真的很头疼!但答案出奇的简单,刚来的、年轻的、小的、懵懂的和尚跟着来了很久的、年老的、大的、充满智慧的和尚念就行了,是为念经的渊薮。那不认识经文里面的字怎么办?很简单啊,等念熟了,因声寻字!
因声寻字?对,就是因声寻字!换句话说,知道了怎么念,找找这个声音代表的图像笔画就可以,一旦这样的闸门开了,认识的字会源源不断,在这过程中,智慧如泉涌啊!
这时候,我才突然穿越式的明白,所谓的宗教,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实就和一个个学术团体、沙龙、俱乐部具有一样的功能;所谓的僧人和如今知识分子、学者、科学家、IT工程师并无二致,形成教派那是很以后的事!
回到现实,借冀着对于“因声寻字”的领悟,我对英语的阅读和听力有了新的体验,简单来说,如果在英语领域,英语是一定要朗读的,就是要回到英语拼音文字的本源;而对于英语的听,听懂不是单一的要求,听才是最重要的,听什么呢?听节奏,听语气,听除了内容一知半解外的非语言形式——而这些往往是组成语流意义的重要部分,是理解词语意义、句子意义的先导,因为:
音+心=意,也就说,声音即意义,它从一开始就不需要文字,文字有文字的作用!
接着,我又有了重要的发现,对于一切拼音文字而言,包括英语在内,掌握词汇的音形对应是极为重要的,这种重要性要优先于掌握词汇的意义。在这探索过程中,我慢慢积累式的排列、分析、综合手上掌握的材料,原来声音这个要素其实不限于英语语音这么狭窄的应用,而是渗透到句子结构,语法,篇章各个层次的因素,只不过它常常改头换面,隐藏的很深!渐渐地,我发现了听和读,读和听之间的界限和非界限,明白了有时候听就是读,读就是听,而也有时候,听不是读,读不是听,这种非常的句式让我在另一个场景中邂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时候,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为语言的汉语,透过我的领悟,能否给我带来可能的惊喜?我要挑战的第一个对手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其实对《心经》一开始没有宗教式虔诚,几百个字,记住它还真不容易,幸好我只是要验证我的感悟,于是我找了一个寂静的下午,在宁静的心绪中大声朗读心经超过了50遍,每读一遍,我都会感到一种惊喜的转换,一开始确实是我读的心经,我似乎回到了孩童时代,回到了牙牙学语的状态,但慢慢地我怎么觉着是心经的声音组成的气息——那种属于心经的气息引导着我在读呢?那一天,我对朗读有了别样的感受,我感悟到了声音的自我生命力,那是一种律动,一种直指人心的节奏,怪不得音乐让人悲喜,让人忧乐,诗歌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读了很多遍以后,我已经不需要看文字了,只是觉得声音弥漫,气息弥漫,我有吸入高山空气的清新感,有东临碣石以观大海的开阔感,有三千尺瀑布顺流而下的畅快感,我甚至不用特别思考、口腔努力,那经文的声音就在口腔里萦绕,口腔的肌肉仿佛有了记忆的轨道,她在自己天地里畅游乐淘!从此所得,再没有忘记过心经!
对此,我确实有惊喜的狂热,难道我发现了亘古的秘密?还是我小题大做,一厢情愿、哗众取宠般的走入孤芳自赏的迷幻?于是,我再次寻找,我找到了:
古人学文,不讲死记硬背,而追求的是“因声求气”,“声”,就是说话时的音节、声律,可以通过读者的朗读而体现出来;“气”,就是说话时的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古人写文章讲“气”,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
清人姚鼐在其《惜抱轩尺牍》中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祗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其又云“深读久为,自有悟入。”
就外语学习来讲,亦如此。疾读缓读,仔细揣摩,乃掌握真奥妙之所在。学外语之人,学者众,精者少,何故,因为大多数人“终身作外行也”。
默看终不成,疾缓在听读。由此悟入,我发现了《音韵学》的奥妙,这是后话,只是从此,我不再迷惘,我建立了自己的阅读价值观,英语方法论,有了自己的思考逻辑和体系,我知道我的洞察力开始上路了(还记得我上文提到的洞察力吗)......
我也逐渐发现,读书读的不只是书,读的还是人情世故。那些早已经在读人情世故的人,就是那些读懂生活的人,读懂人的人,书不是只有那些文字和页码的才是书,父母、朋友、同学、同事、领导的每一句话里,你是否有听到他/她的顾虑、期待、真假、甚至还有前程和考量,那些都不是默看而得,都要有一颗“疾读缓读,仔细揣摩”的洞察力之心!难道我想的太多了吗,读书人?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
你的眼都能看到,
我便一步一莲花的祈祷,
我用时光等你,
你不到,我不老!
阅读的阅和读先说到这里,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