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深秋,吴老师来到北京的边远山区密云,准备讲授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解决问题》。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吴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细节。
上课前,吴老师特意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儿,还是喜欢上数学课?”吴老师本以为同学们会回答“喜欢玩”,然后自然地从玩中开始新的一课。可没想到,同学们却整齐划一地回答道:喜欢上课,不喜欢玩。吴老师听了孩子们的回答以后,很自然的笑了“同学们不喜欢玩,我才不信呢,玩中会不会也有数学呢?”然后他话锋一转,问到: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知道,姓吴。屏幕上面有您的姓”这时,吴老师及时点评道:“真会观察!接下来我们睁开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你们在情境图中发现了什么?就这样,新的一课开始了。
在这个环节中,吴老师没有因为学生回答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不是老师预期想要的,去指责学生,而是利用呈现出来的信息,引导孩子观察,并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学习中,就如此轻松的谈话中导入了新课。这是一种灵活处理课堂的教育机智,读了吴老师的课堂,让我受益良多,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成长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