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3
1月11日晚,听了肖教授专业阅读与人生经验的分享;1月12日上午,又听了“生命教育与师生的幸福人生”报告。两场思想盛宴的洗礼,真真切切地让人体会到了思维的魅力和思考的魔力。相比“大家”,自己的思维仿佛裹着的小脚般迈不出家门。尽管脚小,但我依然有追逐远方的梦想和理由。
肖教授褒扬西方文明的立场是明确的。这一点对我的事实和价值认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事实上的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同样有一套系统的论证逻辑,只是立足点、方向有不同,西方文明不像“无为而治”般缥缈,它有可见的抓手,它将人类对美好的追求扎扎实实落到了有形的制度、可操作的规范上。应该说,两者均对人性有深切的关怀,但关怀的角度和层次有异。表现在大众文化上,同样彰显出了西方“实用”、“务实”与中国“内省”、“节欲”等不同。若衡量先进程度,遵循存在即合理的事实逻辑,我认可肖教授的观点。问题是,作为一名流淌着中国血液的人(其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携带者中国基因),大力鼓吹西方文明,看起来总是有些放下碗骂娘的“方枘圆凿”。这里没有批评肖教授之嫌,我原是理解他作为一名良心知识分子的“忧愁”。只是在客观地反思,从肖教授个体和肖教授眼中的文明(我认为肖教授本人是个很好的将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融会贯通的个体),结合我个人浅薄的理解,是不是可以得出一条结论:合理的制度化设计成就一群人,崇高的内省内悟成就部分人或个别人。
肖教授给予我的第二条重要启发是:精准的专业阅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是立体构造的,既需要横向的日积月累,也需要纵向的寻根究底。日积月累的方式可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寻根究底的方式是要走出舒适区,用更锐利的眼光和更合理的大脑钻研所读之书、所走之路。起初,我直观地感知,自个儿缺乏寻根究底的学术精神,坐在屏幕前面才意识到日积月累也是极度贫乏的。也许,我们把它立体地对待、立体地做,它就会产生累积效应。于是,心底发出嘶声竭力的呐喊:在追求丰富生命的道路上,我想“跑着走”!
......
余下的,请容我慢慢消化!最后,要特别致谢肖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