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家长们都会让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大家一起玩,可有的孩子就是不,家长们碍于面子就会强迫孩子与人分享,有的甚至演变成了肢体冲突。孩子不愿意分享,是真的很自私吗?
今天家聊一聊孩子自私这个话题。关于孩子的自私,有时表现在跟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物品;还有就是表现在跟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只顾自己,不懂得照顾别人。
现在有一个观点特别的流行——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了。
我对这个观点是持不同意见的,没有任何的数据或者测验能够表明现在的孩子真的变得更加自私。就算是有,我也不愿意跟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平常给孩子贴的负面标签够多了。
对于孩子自私的行为,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阶段,也是反思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好机会。所以建议大家用一种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自私呢?
一、年龄因素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2008年,经济学家恩斯特·费尔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糖果实验,他邀请了229名三到八岁的瑞士儿童参加了三轮不同的实验,每轮实验孩子们会得到不同数量的糖果,他们要选择是否跟其他的孩子平分自己手中的糖果。
恩斯特教授发现,实验的结果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差异,年龄越小,孩子越容易自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私的行为就会自然地减少。
所以对那些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学会分享本身就是不容易的,这是孩子成长的规律,我们必须尊重这一客观规律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寻找最科学的教育方式。
二、教育因素
我们的教育方式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只感受到了痛苦。
比如,当我们发现孩子不愿意把玩具分享给小伙伴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一劝二骂三强迫,这些都会让孩子对于分享产生一种不喜欢的感觉,也就更加不愿意去跟别人分享了。
我们这么做跟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我们都是在一个集体主义的教育环境之下长大,而集体主义教育有时会忽略对个体需求的满足,所以自私的行为往往会产生道德压迫感。
这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比如发生了什么天灾后,某个企业捐款数额小,就有很多人说这个企业吝啬。其实正确的理念应该是,能分享当然好,如果没有也没错。
当我们对于“分享”总是以要求或者强迫的形式来达到时,就是越界,越这样做孩子分享的行为就越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分析完原因,我们给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分作两大部分:预防型建议和应对型建议。
§ 预防型建议 §
所谓的预防型建议,就是让孩子学会分享、喜欢分享,减少自私行为的。
一、在生活中创造更多分享的机会
我小时候,每次爸爸帮我削完苹果都会切一片留给自己吃,再让我切一片给妈妈吃,剩下的我自己吃。所以在我的概念里,分享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也不会因为没有吃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而委屈。
有的家长是这样的,看到孩子吃苹果也装作要吃,当孩子真的递过来就隔空咬一口。其实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尽量吃一口,这样就是在成全孩子的分享。如果总是隔空咬一口苹果做做样子,可能有一天我们真要吃的时候孩子就不愿意了。
再比如,孩子借爸爸的工具箱来拆卸一个玩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跟孩子分享,并且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归还、怎么使用,这些都会教会孩子,当有一天要跟别人分享的时候,如何去规范好这件事情。
二、提前做好分享的准备
马上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了,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提前做一个准备,把不愿意分享的玩具提前收好,把那些愿意分享的玩具留下来。
这样做就会避免冲突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让孩子体验到,分享什么、不分享什么是他自己能够做主的,所以他会很开心的参与进来,更容易去享受到分享的快。
§ 应对型建议 §
应对型建议是孩子自私的行为已经出现,产生了冲突,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尊重物权
只有不强迫分享,分享才更有可能发生。这相当于是一个大原则,是处理问题的一个前提。
我们可以明确问孩子是否愿意跟其他人分享。有时这样一说,可能事情就解决了,如果孩子仍是不愿意,我们就要用第二个建议了。
二、找替代品
我们可以问孩子有没有其他的东西愿意拿出来分享。提前跟孩子商量好,这样一旦因为不愿意分享而产生了冲突,他就可以明确表达拒绝,同时还能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一般这样做以后,问题基本就能够解决了,如果还没有解决,那我们就要用到的三个建议了。
三、暂时保管
两个孩子因为某个东西产生了冲突,我们先替他们保管这个东西,让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方案。把问题抛给孩子,把产生问题的焦点先带走。
即便如此,可能事情还是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那我们就接受好了,但是不等于什么也不做了。
四、事后教育
在两个孩子分开后,我们可以跟孩子做一个反思,同时明确告诉给孩子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和孩子一起探讨以后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这样做,虽然事情没有如期望中那么圆满的解决,但我们孩子跟孩子从中学习了什么,可以让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