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赠刘采春》
这首《赠刘采春》让一位风靡大江南北的唐代歌女刘采春,成了闻名遐迩、流传后世的唐代才女。
尽管对于刘采春的作品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却改变不了她已是才女的事实。
刘采春有夜莺般的嗓子,随夫伶人周季崇各地巡演,声名远播,犹如上个世纪的邓丽君一般,深得大家喜欢。
原本歌唱家也罢,却未曾想碰到了元稹,又恰好元稹喜欢刘采春不得了。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才子遇佳人的画面——
时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的元稹,一日无事,坐船游览,正待诗兴大发,苦不得句。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一阵悠扬的歌声响起,飘在江面上,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元稹一下子从船上站起来,掀开船帘走出船舱,循着声音望去,看见了怎样一个妙人儿:
罗裙松穿,发髻轻挽,朱唇慢启,容颜俏丽里,因为歌声带点幽怨,更显娇柔可爱。
元稹一时失神,急唤随行人:
“何家娘子,竟有如此歌喉,还生得如此妙曼?”
随行人忙答:“周伶工家的妇人。”
元稹摇了摇头,长叹一声,似乎若有所失。
一日,刘采春依然唱着她的《望夫歌》,还有几首啰唝曲。
元稹刚好无事路过,停驻细听,不断点头赞许。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即便是有夫之妇,也掩饰不住元稹对她的喜欢。
刘采春举手投足间,风流倜傥。
元稹挥毫泼墨,笔走游龙,诗作天成。
刘采春边唱边舞,元稹将她唱的,全写了下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一段也许是情事的往事,后人不得而知。
刘采春的才情,于歌唱与歌词里一览无余。
作为江南才女,刘采春擅长参军戏,与丈夫一道,四处巡回演出。
参军戏,大家不熟悉,但是相声是比较熟悉的,参军戏也就大致如此,也或者是相声的源头吧。
在出演参军戏的时候,也得插入一些其它节目,而刘采春即兴的歌词,夜莺般的歌喉,便成了压轴戏。
《望夫》的幽怨,思念的牵肠,红透了大半个中国。
恨唐代无有录音这玩意儿,不然我们也可听听这位绝世才女的哀怨清愁。
游走江南,唱遍大江南北,刘采春的《曲》有120首,这唱功,就是别人不能比的,也是叹为观止的。
元稹与刘采春,或是发乎情而止于礼。
但是,刘采春没有元稹,也是有夜莺般的歌声。
元稹没有刘采春,还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后人,只是凭借他们的诗词往来,妄自猜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