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对,就是这种感觉,我和曼陀罗相遇了……课室在27楼,一整面墙是落地窗,阳光洒满了整个桌子,一抬头便把广州的繁华尽收眼底,金光闪闪的双子塔,犹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凝目对视,顿时激起内心的神圣和敬仰。
2014年开始接触心理学,那时是因为半道出家转做人力资源工作,每隔一周,东莞深圳跑了一年半的时间,结识了一群朋友,收获了一本证书,后来几乎没有再去运用。2016年,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备考时,每天不断的刷题,眼前闪过的却是一位位心情郁闷的案主,入戏太深,心情跟着难受,当时便下决心,只考证不执业。而在更早的时候,大概是2008年开始,拜读朗达·拜恩的《秘密》;2012年张德芬的《遇见未来的自己》;2013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015年托利的《当下的力量》。回顾整个身心灵成长的历程,不可否认,这些学习和阅读,确实给了我力量,使我内心变得更强大。有句话:那些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便成了你自己。对此深信不疑,而在周末的曼陀罗学习中有了新的顿悟:外在的人和事,看过的书和走过路,那不是你自己!没有了根,不断的探索变得飘忽不定,不停奔跑变得迷茫没有结果。
于是,回归内心,稳固自我,便是这两天学习最深刻的感悟。
曼陀罗是通过方圆相结合的图形,从外到内,结构严整,犹如道场的层层护法,维护内心的神圣性和独特性。
荣格是曼陀罗绘画疗法的开创者,曼陀罗绘画,也使荣格心理分析在心理学中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
1912年,因学术观点的差异,荣格先生决定与佛洛伊德分道扬镳。在关系破裂后,四十多岁的荣格遭受了大量幻觉及情感冲击,随时有被无意识吞没的危险。因此,他体验着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的痛苦。为了保持自我的现实功能,荣格进行了曼陀罗绘画及积极想象,把遭遇无意识的种种经历纪录在《红书》中,后来,他对这段时期的经历进行分析,开创了心理分析的自性理论,即通过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去突破个体无意识本能的制约,增强自我的控制能力,获得掌控感。
曼陀罗绘画是用以表达内心、画面和故事,比较常见的形式有自我曼陀罗、心情曼陀罗、自发曼陀罗、梦曼陀罗、生命曼陀罗、神圣曼陀罗。
1、自我曼陀罗,是要求画者把曼陀罗看成一面镜子,然后通过冥想技术去观察在镜子所呈现的形象绘画出来,此曼陀罗是用来提升自我功能。
2、心情曼陀罗,是要求绘画者通过简单的方法,来表达此时此刻内心的情感,绘画后带来心灵的放松,体验创作所带来的快乐。
3、生命曼陀罗,是要求绘画者用象征的方法来展现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即为自己的生命设计一个logo,思考方向及审视影响生命之流的阻力,领悟自己真正要走的路。
读懂自己,给自己赋能,在自我探索的路上,感恩遇见曼陀罗,喜欢的东西依旧喜欢,只是不再要求拥有了;害怕的东西依旧害怕,但敢于去面对了。
谢谢我的曼陀罗老师,充满能量,睿智温柔,人美声音甜的莫尼卡小姐。
谢谢,拥有一股超能量“黑色生命力”,玩转“财富之轮”的佛爷。
谢谢两天两夜用心陪伴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期待,一年后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