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新文】及【作业要求】
作业:(1)认真反复阅读文中加黑的引文至少五遍!仔细体会;(2)思考,如何跟一个身在庐山之中的人说得清庐山的真面目?
⑴
⑵思考,如何跟一个身在庐山之中的人说得清庐山的真面目?
当我读了五遍“黑体字部分”之后,开始反复琢磨接下来的第⑵问时,突然意识到,不要急于回答以“如何怎样怎样……”开头的任何问题,否则就会被“牵着鼻子走”,就会被催眠。每次想到这里,若是不回答,就感觉自己不尊师,也生怕错过一次难得的“悟性反应”。若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又感觉是“好为人师”的自以为是!该如何是好?我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啦!不过似乎这并无好坏之分。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已罢了。
我个人认为:不要急于将自己眼中的“庐山真面目”告诉那个“身在庐山之中的人”,你怎么就知道你看到的就是“庐山真面目”呢?也许,你们只是处在不同的角度看庐山而见到不同的风景,并无好坏对错之分。即使觉得对方正处于“困苦”,也千万不要以“救星”自居,也不能将所谓的自身的成功经验强加给他人,也许,“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突然想起李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段,由于记忆有些模糊了,我从网络中查到以下这样的描述:
把自己当作别人
把别人当作自己
把别人当作别人
把自己当作自己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抓紧时间整理笔记啦!)
一、把自己当成别人---审视自身
把自己当成别人,就是需要我们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我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管理中,都经常容易犯一个公认的“通病”,就是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当我们用挑剔的目光再次审视下属的同时,也应该用同样挑剔的目光审视自己,这样我们才可以更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加以改进。切记当你批评下属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头看看自己在工作是否也存在着拖拉的现象。
二、 把别人当成自己---换位思考
把别人当成自己,就是要求我们会学换位思考,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要让表面表现,摭盖了本质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到致使下属而犯错的症结所在,而后才可能对症下药,以收药到病除之效。
三、 把别人当成别人---尊重个性
把别人当成别人,强调的是一种尊重。每个团队都由不同的成员组成,因的个体不同,其个性也必然不同。在管理中优秀的团队,并非每个成员都表现出相同人个性,而是每个成员都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形成了互补。有的员工积极表现自己,有的员工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有的员工注意细结,有的员工善于学习,有的员工善于动脑,有的员工善于动手。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也必然不同。而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做的是充分利用新员工的“通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我们常提到的“西游团队”,每个成员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一面。也正是恰恰因为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性,使得个人优秀的团队最终完成了“西天取经”的任务。
四、 把自己当成自己---坚持自己
把自己当成自己,强调的是一种“自我”,一种自信。当失败时,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总结经验教训,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非怀疑自己的领导风格。
这四名话中的“自己”和“别人”中,存在许多的矛盾和辨证,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把他们结合和统一起来。就如管理中有的“你”与“我”,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
延伸阅读
咨询师(2):提问与回答
文 | 李克富 2018-4-14
我曾反复说过,一个学员的提问水平,不可能超过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而一个老师所做出的回答,却常常是其整个人格的体现。
在号召参加廖教授的分享课之前,我在自己正带领着的两个咨询师培训班学员群里“建议”大家“最好现场提出有水平的问题”。相信大家都能够听懂我这种“建议”背后隐含的意思:如果觉得水平不够,就给我闭住嘴,别随口就问一些根本不着调的问题而丢人现眼!
结果让我满意,就包括那位总是问题不断的某某人直到结束也没张口。对此,可以毫不谦虚地归结为这是我耳提面命、反复唠叨的结果:尽可能闭住嘴,能不问就不问!
当然,我还会补充说,如果非问不可,尝试着提出封闭或半封闭式问题。前者既能让对方用“是”和“否”便可给出清晰的答案,也可给对方继续发挥的余地,从而将水平得以展示;而后者则是为了确证某种现象的存在或把两者进行对比;当然,这两种提问都会节省时间,把更多提问的机会留给现场的其他听众。谁到讨厌那种漫无边际的开放式问题,如果提出者采用的又是“连珠炮式”,回答者再不利落,现场就会失控。
比如,听廖老师讲到,他曾经去一位被乱伦的女性家中随访时,我就想问问:“这样的随访,您收费吗?”
如果再给我机会,我还想问:“大陆的心理咨询师,其性别组成严重失衡,女性的人数远远超过男性,在台湾是不是也这样?”
请注意“给我机会”这四个字。提问的机会先让给别人,这不只是礼貌,更是要通过别人的提问和对方的回答来避免自己也提出一些太low的问题。因此,我不会急不可待地去抢话筒,除非我发现冷场了。
每次听课或听讲座,我都会提前或在听的过程中准备一些问题,一般会形成文字或反复念叨并回味几遍,确保这真的是我的困惑而不是对老师的质疑。我也经常讲课,面对各种各样的听众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其中有很多是那些有问题的人提出来的,根本没法回答,因为人家提问的目的只是为了刷一下存在感或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而我只是一个靶子而已。
跟学生说,自己没有动脑子思考过的问题千万不要去问别人;否则,别人即使给了您答案,您也不会醍醐灌顶,相反却更是一头雾水。
为听这次讲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之路”,我准备的问题是:
1. “职业”与“专业”是否可以分开?
2. “职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有什么不同?
3. 希望廖老师能谈一下心理咨询师本身的素质在“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过程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如果您关注我的朋友圈,定会知道这三个问题我曾经反复思考过,那加了引号的文字都有特指。我多次强调:区分“职业”和“专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无关乎一个人“学业”如何;对非体制内独立执业的咨询师而言,“职业成长”要比“专业发展”更为迫切,也更有“价值”;在生存阶段,一个咨询师的来访者数量和收入等刚性指标的完成,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素质而非心理学知识的多寡和心理咨询水平的高低。
其实在听课过程中,我就觉得已经没有再提问了。
现场,廖老师也回答了几位咨询师提出的问题。语速不急不缓、语意扑朔迷离,有时候让人觉得答非所问、不明就里。但回答完之后,廖老师笑着说了一句:“我知道我的回答您会不满意。”
绵里藏针,一个已臻人剑合一化境的心理咨询高手,其老辣之处就在这句话里!
当时我感到了脸红,尽管那位提问者不是我的学生。
附言:
11日下午,听了台湾的廖凤池教授所做的题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报告,受益匪浅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感想。感恩廖教授!
适逢今明两天将完成心理咨询师实操的第四次培训,我会把自己的所学和感悟坦诚地与各位学员分享。自昨天起形成文字的部分只是想表达某种观点,自然挂一漏万,也难免曲解误解。期待抛砖引玉,也欢迎同行和圈友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