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作者的经历,其中有在刑场就要被枪决的时候,被特赦,然后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经历。在《罪与罚》中,主人公最终是因杀人被流放西伯利亚。这个涉及到文学作品里面,或多或少会有作者的影子。因为有时候要写出真实感,必须是作者有过体验的。很多作者为了写小说,可能还要去体验生活,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不然写出来的作品就没有什么细节,也就缺乏真实性感。
最近看的《缅甸岁月》,无独有偶也是和作者的经历有关系。试评乔治奥威尔小说《缅甸岁月》。
人有过起死回生的经历,大概在心理留下的感觉应该是非常深刻的,是不是?就算不是生死,哪怕是一件事情、一段感情的成败,也足够喝一壶了。
所以主人公在被一种观念引导——这种观念在小说的第二幕以其曾发表的试图效仿上流社会的人杀人的某种正义性(此处可以理解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文章来引出——下杀了人之后,就面临隐瞒事实、畏罪自杀和自首的选择,小说就在主人公遇到的各种情况,激发主人公来回在这几个可能性之间艰难地作选择。
杀人初犯脆弱的心理素质,在杀人之后自我承压。
不自觉露出的马脚,让警察怀疑上了他,又对他造成巨大压力。
在杀人之后的内心愧疚,促使他在碰到马美拉多夫一家的不幸时候,慷慨解囊相助,这当然另一方面也有主人公内心善良的因素,在小说的结尾处也是做了补充交代。
因为襄助马美拉多夫的遗孀之后,又认识了他们的养女索尼亚。索尼亚以出卖肉体来养活马美拉多夫一家,这一点颇有点意思。索尼亚是被迫出卖自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养父母和弟妹们,拉斯柯尼科夫为什么杀人?因为家境的贫穷,因为失业,因为他的妹妹在他眼里看来,是因为他的原因才会被迫去嫁给一个有钱的混蛋卢仁。他和索尼亚一样,都是为了家人,才去做了犯罪的事情。所以他和索尼亚之间才有某种共鸣。以至于说根本没有追求索尼亚的情节,而最后索尼亚就追随拉斯柯尼科夫去西伯利亚服役,成为了伴侣。是不是人的某种苦难,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更为接近?
另一个有意思的人是斯维里加洛夫,害死了他的富翁老婆之后,据说经常晚上梦到鬼魂来找他,以至于到了最后,噩梦已经让他难以承受,在散尽本不属于他的钱财之后,宣称“去了美国”,选择开枪自杀,也可以理解为自我流放去了另一个世界。按照小说的基调,这里暗示着,如果拉斯柯尼科夫不选择自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饮弹、或者跳河自杀。
所以合上小说,看到封面的设计,以及小说里面在索尼亚劝说拉斯柯尼科夫自首的情节中反复提及的十字架,那么小说的宗教味道也是浓浓的了。宗教教人向善嘛。
这部小说还是宣扬了一种正面的价值观,采取了高超的写作技巧,情节生动、紧凑又真实。
当然对中国读者,尤其2022年,去读一部19世纪的俄国小说,还是需要费力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