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写
同学们几乎天天吃蔬菜、水果。你吃的蔬菜或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的形状、颜色、味道怎样,有哪些吃法?也许你会说:“以前只管吃,并没有仔细观察它们啊!”那么,让我们先一起来仔细观察观察吧。
一、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许多同学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其实,观察包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口尝、用耳听、用手摸等。
1.用眼看。观察一种蔬菜或水果时,我们要看清它的各部分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如茄子的颜色有青有紫,形状有的像弯弯的月牙,有的像圆圆的小皮球;草莓的颜色鲜红油亮、形状似鸡心上戴着一顶小绿帽。蔬菜由根、茎、叶、花等部分组成;水果包含果皮、果肉、果汁、果核等,我们看时,要把它们的每一部分都看清楚。
2.用鼻子闻。大部分水果或蔬菜有它独特的气味。如苹果的芳香、洋葱的冲味儿,我们观察时要用鼻子闻一闻。
3.用口尝。不同的蔬菜或水果滋味不一样,就是同一种水果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味道也不一样。
4.用手触摸。不同的蔬菜或水果手摸上去的感觉也不相同,就是同一种蔬菜或水果在不同生长时期,给人的触觉也不一定相同。如一位作者通过触摸写道“杨梅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5.用耳听。关于蔬菜、水果的许多知识,我们光凭看、闻、尝、摸还不够。遇到疑难问题或看不到、看不清的内容,如蔬菜或水果的生长过程,吃法、营养价值等,我们可以向菜农、果农及其他内行人请教,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以获得全面的印象。
二、抓住特点,具体有序地写
多种感官参与观察之后,我们对某种蔬菜或水果有了全面的认识,那么怎样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成文章呢?
1.有顺序地写。描写蔬菜或水果的顺序一般有:按生长过程写,如按生长、开花、结果、果子没成熟、果子熟透了各个过程写;按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的结构顺序写,如先写水果的整体形状、颜色、大小等,再写它的果皮、果肉、果汁、果核。
2.抓住特点具体地写。对蔬菜或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滋味、吃法、营养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后,要将它们这些方面的特点写清楚,对不同的对象或同一对象不同的生长时期要作为重点进行描写。
3.将自己对这种蔬菜或水果的感情写进去。
佳作赏析
我最喜爱的一种蔬菜——青瓜
在众多的蔬菜中,我最喜欢的要属青瓜了。
青瓜形态各异:有的直直的,像一根木棍;有的末尾有点弯,就像一条调皮的尾巴;有的弯弯的,像晚上出来“值班”的月牙儿。青瓜嫩的时候是青绿色的,全身长满了嫩嫩的刺,简直像根狼牙棒,还披着一层薄薄的白纱,也称“霜”,可以凭此来辨别是否新鲜。一段时间后绿中带黄的“皱纹”爬上了它的额头,最后变得全身黄色,就说明青瓜“老”了,有“人老珠黄”之感,所以有人也称它为“黄瓜”。
青瓜清爽可口,放进嘴里一咬,啊!那股脆劲儿别提有多舒服了!青瓜的吃法有很多种:生吃、炒、凉拌……其中,我最喜欢凉拌青瓜了:先把青瓜削了皮,切成丝,然后,倒点热开水进去浸青瓜丝。接着,把碗里的水倒少许出来,再把白醋倒一点进去,(不要倒太多了哦!要不然酸死你!)最后,放五六勺白糖搅拌均匀,这样,凉拌青瓜就做成了。自从爸爸妈妈知道我喜欢吃青瓜后,便每隔一天就给我买两根青瓜,还要我自己做!吃着自己亲手炮制的凉拌青瓜,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学会了独立!
青瓜不但可以吃,还可以美容呢!把青瓜切成一片片敷在脸上,不但可以消除脸上的皱纹,还可以淡化脸上的斑点。
想不到吧,青瓜的功用可真不少!
点 评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中心句开头,使层次更清晰。
几处比喻,新颖有趣,值得借鉴。
因为这个才叫“黄瓜”啊,学习到新知识了。
小节中心句,使层次更清晰。
用词准确,描写生动。
补充说明,富有幽默感。
开头的过渡句承上启下。
首尾照应,进一步点明喜欢青瓜的原因。
赏析借鉴
条理清晰、比喻新颖、语句幽默是本文三大亮点。
“青瓜形态各异”,“青瓜的吃法有很多种”,“还可以美容呢”——形态、吃法、功效三方面的介绍,因为有小节中心句,而显得清晰明朗,值得借鉴。
“像一条调皮的尾巴”,“像晚上出来‘值班’的月牙儿”,“简直像根狼牙棒”等处的比喻,个个新颖有趣,写的虽然是一种蔬菜,却仿佛也有了生命。
开头的过渡句承上启下。
首尾照应,进一步点明喜欢青瓜的原因。
赏析借鉴
条理清晰、比喻新颖、语句幽默是本文三大亮点。
“青瓜形态各异”,“青瓜的吃法有很多种”,“还可以美容呢”——形态、吃法、功效三方面的介绍,因为有小节中心句,而显得清晰明朗,值得借鉴。
“像一条调皮的尾巴”,“像晚上出来‘值班’的月牙儿”,“简直像根狼牙棒”等处的比喻,个个新颖有趣,写的虽然是一种蔬菜,却仿佛也有了生命。
开篇小故事
从《晨》到《雨后》
下面讲的是我国儿童文学家任大霖少年时代写作的故事。
任大霖少年时代就天资聪慧,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一回,他的语文老师出了一个叫《晨》的题目,并拿“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来启发同学们。大多数同学按照老师的意思写了,可是任大霖没有。他从自己许多个早晨经历的事中选择了一个最令自己难忘的,他写的事情是:一天早晨,他一边吃着麦皮饼,一边兴高采烈地去上学。走过一座桥时,他看到一名乞丐饿着肚子坐在地上呻吟。他就把自己带的几块麦皮饼全给了乞丐,那乞丐流着眼泪吃下了饼子。在作文的结尾,他这样写道:“许多个早晨都过去了,但是这一个早晨却留给了我最深刻的印象。”
语文老师看了这篇作文,作了“内容真挚感人”的批语,并把它打印出来,在全班进行传阅学习。全班同学很是羡慕。
又一次,语文老师出了个《雨后》的题目。这一回,许多同学都写自己在雨后看到一个可怜的乞丐,有的给了乞丐一个烧饼,有的给了乞丐一个铜板等。结果,这些文章都没有得到语文老师的好评。老师说:“真奇怪,我们这儿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乞丐?我怎么没有看到呢?”说得大家全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