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 面向过程:
以指令为中心,由指令处理数据
如何月组织代码解决问题 - 面向对象:
以数据为中心,所有的处理代码都围绕数据展开
如何设计数据结构组织数据,并提供对此类数据所允许操作 - Python 既面向过程,也面向对象编程;Python中,一切皆为对象
Pycharm快捷键及操作命令
- 注释(取消注释):CTRL+/
- 批量缩进:TAB
- 批量取消缩进:shift+TAB
- 恢复操作:CTRL+Z
- 查询引用的库内置的方法(函数):dir(库名)
- 查询一个变量的数据类型: type(变量名)
- 求字符串、列表、元组、集合、字典长度(元素个数):len(字符串名等)
求商取整
(商舍去小数只取整数),用双斜杠,即双除//,对比:
9//2=4
9/2=4.5
/除出来的结果为浮点
10/5=2.0
%除出来的结果为余数
10%3=1
10%5=0
乘/幂
2*3=6
2**3=8
转义符\
- 反斜杠\为转义符,让其后的符号输出本身,如:
print("I'm a sexy man! ")
结果为:
I'm a sexy man! - 字母r放的字符串引号前面,可以让字符串内的全部符号输出本身,如:
print(r"你,\n给我等着...\n滚!")
结果为:
你,\n给我等着...\n滚!
对比下面:
print("你,\n给我等着...\n滚!")
结果为:
你,
给我等着...
滚!
四舍五入
收整函数ROUND(参数1,参数2),如:
round(1.23,1)=1.2
ROUND(1.23)=1
即该函数无第二个参数即是四舍五入取整
print用法详解
- 说明文档
def print(*args, **kwargs): # known special case of print
"""
print(value, ..., sep=' ', end='\n', file=sys.stdout)
Prints the values to a stream, or to sys.stdout by default. Optional keyword arguments:
file: a file-like object (stream); defaults to the current sys.stdout.
sep: string inserted between values, default a space.
end: string appended after the last value, default a newline.
"""
即:print就是可以带参数的.
-
参数end:
结尾符,默认为回车:\n
print('hello1')
print('hello2', end="\n")
print('hello3')
print('hello4', end="") #这是空字符串
print('hello5')
print('hello6', end=" ") #这是空格
print('hello7')
结果为:
hello1
hello2
hello3
hello4hello5
hello6 hello7
-
参数:sep
各个值之间的连接符,默认是空格:" "
print('hello', 'hello', 'hello')
print('hello', 'hello', 'hello', sep=" ") #一个空格
print('hello', 'hello', 'hello', sep=" ") #两个空格
print('hello', 'hello', 'hello', sep="+")
print('hello', 'hello', 'hello', sep="-")
print('hello', 'hello', 'hello', sep="+-*/")
结果为: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hello+hello
hello-hello-hello
hello+-*/hello+-*/hello
-
参数:file
file参数就是把print的结果输出到哪里去的作用。默认是系统标准输出,就是在交互shell里输出。
with open('print_output.txt','w') as f:
print('hello', 'hello', 'hello', sep="+-*/", file=f)
字符串和编码:摘录链接
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如果要处理文本,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才能处理。最早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8个比特(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所以,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数就是255(二进制11111111=十进制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比如两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65535,4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4294967295。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母被编码到计算机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编码,比如大写字母A的编码是65,小写字母z的编码是122。
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
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因此,Unicode应运而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
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现在,捋一捋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
字母A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65,二进制的01000001;
字符0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48,二进制的00110000,注意字符'0'和整数0是不同的;
汉字中已经超出了ASC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是十进制的20013,二进制的01001110 00101101。
你可以猜测,如果把ASCII编码的A用Unicode编码,只需要在前面补0就可以,因此,A的Unicode编码是00000000 01000001。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 字符 | ASCII | Unicode |UTF-8 |
|:--------:|:--------:|:-----------:|:--- -----:|
| A |01000001|00000000 01|00000101000001|
| 中 | x| 01001110 00101101| 111001001011100010101101 |
从上面的表格还可以发现,UTF-8编码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ASCII编码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UTF-8编码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只支持ASCII编码的历史遗留软件可以在UTF-8编码下继续工作。
搞清楚了ASCII、Unicode和UTF-8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现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的字符编码工作方式: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所以你看到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meta charset="UTF-8" />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
Python的字符串编码转换
搞清楚了令人头疼的字符编码问题后,我们再来研究Python的字符串。
在最新的Python 3版本中,字符串是以Unicode编码的,也就是说,Python的字符串支持多语言,例如:
print('包含中文的str')
包含中文的str
对于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ord()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ord('A')
65
ord('中')
20013
chr(66)
'B'
chr(25991)
'文'
如果知道字符的整数编码,还可以用十六进制这么写str:
'\u4e2d\u6587'
'中文'
两种写法完全是等价的。
由于Python的字符串类型是str,在内存中以Unicode表示,一个字符对应若干个字节。如果要在网络上传输,或者保存到磁盘上,就需要把str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bytes。
Python对bytes类型的数据用带b前缀的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
x = b'ABC'
要注意区分'ABC'和b'ABC',前者是str,后者虽然内容显示得和前者一样,但bytes的每个字符都只占用一个字节。
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过encode()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例如:
'ABC'.encode('ascii')
b'ABC'
'中文'.encode('utf-8')
b'\xe4\xb8\xad\xe6\x96\x87'
'中文'.encode('ascii')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纯英文的str可以用ASCII编码为bytes,内容是一样的,含有中文的str可以用UTF-8编码为bytes。含有中文的str无法用ASCII编码,因为中文编码的范围超过了ASCII编码的范围,Python会报错。
在bytes中,无法显示为ASCII字符的字节,用\x##显示。
反过来,如果我们从网络或磁盘上读取了字节流,那么读到的数据就是bytes。要把bytes变为str,就需要用decode()方法:
b'ABC'.decode('ascii')
'ABC'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要计算str包含多少个字符,可以用len()函数:
len('ABC')
3
len('中文')
2
len()函数计算的是str的字符数,如果换成bytes,len()函数就计算字节数:
len(b'ABC')
3
len(b'\xe4\xb8\xad\xe6\x96\x87')
6
len('中文'.encode('utf-8'))
6
可见,1个中文字符经过UTF-8编码后通常会占用3个字节,而1个英文字符只占用1个字节。
在操作字符串时,我们经常遇到str和bytes的互相转换。为了避免乱码问题,应当始终坚持使用UTF-8编码对str和bytes进行转换。
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你的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申明了UTF-8编码并不意味着你的.py文件就是UTF-8编码的,必须并且要确保文本编辑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
编码:
摘录自: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