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急急忙忙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应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把猪耳朵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到:“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来的是猪肝,生气地说:“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回答到:“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这个故事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从笑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倾听的重要性。师爷把“竹竿”听成“猪肝”,以为可以占个小便宜,结果最后,反而被县太爷逮个现行。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身心地去体会对方。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说:“···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以及全身心地去倾听。”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而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大舒服。当遇到身边的人遭遇痛苦时,我们常常会急于表现我们的关心和提建议,而忘记对方可能需要的我们的倾听。
如何使我们能够放下成见,全身心地去倾听呢?
01·
保持良好的心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告诉我们:“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又是手忙脚乱的一个早上,我着急去上班,而女儿却一直在磨蹭,不肯出门。我强压内心的火焰,尽量语气平缓:“妈妈要迟到了,你能不能快点?”女儿似乎想要说什么,可着急出门的我,根本没有注意孩子的表情,又再一次催促:“好了没有?”
女儿鼓足勇气,对我说:“妈妈,我能不能换掉这件衣服?”本就不耐烦的我,瞬间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爆发了出来:“你一个早上一直磨蹭,到现在要出门了,你才说要换衣服,你成心让我迟到的,是不是?”看到我发脾气,女儿也哭了,没有再说什么,就出门了。
赶在打卡时间之前到单位的我,眼前却一直闪现着女儿隐忍着委屈的小脸。晚上回家,我为早上的不耐烦向女儿道了歉,并耐心地询问了孩子为什么想换衣服的缘由。原来,她身上穿的衣服,有一个地方脏了。我这个粗心大意的妈妈,却没有注意到。
对于女儿的感受,我没有耐心地去倾听,也没有用心去体会孩子的需要和请求。在这个时候,我应该好好地体会,而不是责备。
02·
不着急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时给他人反馈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给予他人反馈,因为这有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例如上面那个我和女儿的例子,如果我能使用疑问句,提前向女儿询问情况,就不会出现后面对女儿的责备。
对于他人的倾诉,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相反,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就是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就需要对方的确认。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是那个期待反馈的人,那么,不妨把自己的要求表达得更清楚一点,明确我们是否需要反馈。
03·
耐心倾听,保持关注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天剑。”在他人表达之前,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久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他人误认为我们对他们只是应付。
有一段时间,我一度认为自己患上了抑郁症,急切地想找到朋友来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当我找到朋友小容时,我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小容就以一副她很了解的神情,给我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议。而我最需要的诉说,并没有机会让我说出来。
朋友觉得她帮到了我的忙,而我内心却无法诉说,甚至对朋友产生了埋怨:我还没有说呢,你就知道我烦恼的是什么了吗?
在谈话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所表达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更好的条件。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我们才会更好去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