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读的是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我们分析祥子的悲剧造成的原因,有说是社会,有说是战争,还有说是农民眼界的狭窄,老师最后说,祥子最终的悲剧结果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祥子的人生中有两次极为关键的选择,第一次是没有分析形势的危险而被别人夸赞了一句而冒险拉车去清华被军队抓了壮丁;另一次是伴侣的选择,选择了自己讨厌但有钱的虎妞而拒绝了自己虽喜欢但有酗酒的父亲和两个弟弟的小福子。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面对分叉小径,我们不知道后面是鲜花还是毒蛇。但我们做出选择总有一个原则的,那就是趋利避害。在做出趋利的选择后,我们要有得到利润而承受最大风险的觉悟;避害时也要想到最坏的可能性的发生,而且要有对被迫放弃之物的果断的气魄。
我们看不到人生的底牌,想不透命运的玄机。现代人的患得患失,更多的无法确定选择项的优劣。
布里丹的毛驴效应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故事如下:
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毛驴的结局虽有寓言的成分,但是却可以为我们日后在做选择时提供一些参考。
那我们该如何看待选择呢?
首先,在我们做选择时,则寓示着我们某种程度的自由。即便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也是选择,至少说明我们时自由的。
其次,选择要避免患得患失,把所有已知条件综合起来考量,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后最差的结果时什么,自己能不能承受。
以这样做出的选择,可以避免当结果发生时不必自怨自艾,而是勇敢的承担责任,继续前行。
当然,并非所有的选择都能分清优劣,有的时候更像是毛驴面前的两队草,无法做出取舍。
这个时候的选择就不应从对象的优劣出发,而以我们作为选择主体实际的需求和内心的意愿为落脚点,对那只毛驴来说,首要的是吃草,活下来,这是它实际的需求,或者说就喜欢绿色的草,我就吃它。
了解自己内心的意愿,自己的需求,才能尽快的做出选择,避免成为那只贻笑大方的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