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围城》这本书,总觉得得写点东西,或者记下来读完时候的感受。也许未婚、已婚甚至离婚的人看它,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是个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结婚的人,也零零星星听过一些所谓过来人的婚姻生活,如果说以往的书评给了围城更高层次的思考,那我今天更想把它界定为一种饮食男女的生活原态。
整本书是以一个方鸿渐的感情线为主线,我本是先知道了评分才去看的这本书,初读时觉得写的太过于细腻,尤其是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占据了太多的篇幅。但就是这样支离破碎的心里活动让人物真的接地气,甚至仿佛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我一直觉得所谓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社会上、国际上具有很高评价的著作,一定是把一些特殊时期的社会进行强烈篆刻的。但是《围城》这本书对于社会背景似乎是轻描淡写,从嫂子们攀比自己的嫁妆中写出了被日寇夺去财物的那个乱世;从旅途奔波中写出了那个社会的阻隔和不便……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从生活的琐碎道出了那个时代的凌乱和不堪。好像不触及社会的样子,但又是那么清晰。
方鸿渐,一个出去留学但却拿着假文凭回国的青年,在周遭人给予他的“留学光环”下,苟且地生活着。担心学历造假被揭穿,但很多地方又力不从心,矛盾纠结。但好在光环似乎给他带来了一些追随者,拥有真正博士学位且一直喜欢他的苏小姐、好像很喜欢的唐小姐、以及在回国的船上遇到的鲍小姐。但是最终在大家的舆论中糊里糊涂地跟孙小姐结了婚,说爱不爱,说不爱好像又很在乎。
原以为婚后两人生活总可以安稳下来了,谁曾想双方家庭的介入又无端给两个人添了很多麻烦。女人不要出去工作、在家伺候男人吃喝的封建思想在方鸿渐父母哥嫂那里根深蒂固。方鸿渐的家庭经历了抢劫之后开始没落,但依然保持着小资家庭的“尊严”。所谓尊严也只不过是封建家长制中作为父母的那一点莫名的优越感。孙小姐结婚时本就没有得到任何像样的彩礼,大大小小的家具还要自己添置,添置的好了还要在外人嘴里落个不会过日子的口实。她一边承担着丈夫不挣钱的压力,一边还要在公婆家扮演一个好儿媳。每次回到家后都要把在婆家受的冷言冷语,变本加厉地还给丈夫。直到后来辛楣的一封来信将这个小家庭再次推向绝望的边缘。信里为方鸿渐又了推荐一份远赴外地的工作,去还是不去?不去,好像前途未卜;去,怎么跟刚结婚的太太交代。这个选择就好像是导火索终于引爆了这个家庭,新选择夹杂着旧事全翻腾出来了,方鸿渐一个推搡,加上又被奶妈看到,这件事就发酵了。孙小姐在奶妈的心疼下带着行李去了姨母家。方鸿渐躺在床上思考刚刚回家前还想着如何哄着孙小姐,事情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方鸿渐到最后会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读完我们觉得他很可怜,在原生家庭和自我家庭之间纠葛,原生家庭的亲情纽带不能断,但是守旧的思想和新式媳妇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无从知晓,自身也难以逃脱原生家庭的劣根性,本就恶语伤人六月寒,再加上其间透漏出来的不尊重、贬低、夸张,难免不让人反击,这一来一去就会再次激化矛盾。想到这里觉得可怜可悲,同时又觉得无力。
跳出这个故事来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方鸿渐,何尝不是孙小姐,又何尝不是与爱情、工作、生活、家庭纠葛的人啊!难逃其囿。也许方鸿渐的故事在每个家庭上演,甚至更复杂。围城也许指的是一个人固定的人际圈子,也许是指爱情婚姻。外面的人想进去,因为憧憬;里面的人想出来,因为琐碎。就像是生活的铁律,必定要是这个样子的,但可能这就是生活的真谛所在吧,还有期待,还想要改变,还想要自己去掌控它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好在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变化,能够包容更多的人更“奇怪”的存在。好在我们今天懂得了一些经营生活的道理。
兴许,再过个三五年,再读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