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小楷提问:我21岁,四年前因父亲有暴力行为,父母离婚。伤害到了母亲,也伤到了我,我直到现在都有极端的想法,想过离开、想过自杀。这几年我和母亲一起生活,跟父亲的接触也很少,因为曾经他带给我的伤害,我选择不见他。母亲鼓励我跟他拉近关系,毕竟他还是我的父亲,可是我一直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曾经的回忆历历在目,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更会有极端的想法。 如今父亲年龄大了,想跟我缓和关系,可是我却乱了。这四年我活得很痛苦,我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种父女关系?家庭的影响让我对婚姻有了恐惧、排斥,可以谈恋爱但不能提结婚,我怕重蹈覆辙。我常在回忆里不能自拔,我该怎么做?可以让现在的自己不这么痛苦,不再有极端的想法,可以正常生活?
亲爱的小楷你好 :
你说想让自己不那么痛苦,不再有极端的想法,可否换成一个更直接、正向的说法?——“我想让自己更快乐,更爱自己,我想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听听如果你这样对自己说,会有什么不同?
然后,再把“我想”变成“我要” ——“我要让自己更快乐,我要更爱自己,我要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慢慢地说给自己听,说进心里去,听听心里的回响是什么? 如果确定这真是你内心里的声音,我们再来看看可以为之做些什么。
我们人类的身心机制在遇到外来威胁/压力时会产生很多反应,比如在行为上可能会立即想要对抗或逃开(其中自杀是最极端的逃开方式,意味着离开自己的身体,离开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世界);在感受上我们可能会产生如恐惧、愤怒、震惊、麻木等情绪;在头脑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极端的,甚至灾难性的想法,例如“这个世界太可怕了,一切都完蛋了,我再也不会幸福了……“等等;我们的身体这时候也会密切配合我们的头脑和心理,进入一种紧缩和防御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你会让自己时常陷入回忆的原因。
然而,这一切的出现,原本的用意是为了保护我们,即使那些我们可能很不喜欢,让我们感到痛苦不堪的情绪,其存在本意,都是来保护和提醒我们的,比如恐惧可能是在提醒我们需要注意安全,愤怒可能是在提醒我们需要被更好地对待……
这一整套的反应,就好像是警报一样,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响起。如果我们不去关注聆听它们,它们就会一直尽职尽责地响个不停。 所以,要去到你想要的目标,我们先要来处理现在还继续“响着”的那些警报,处理的方式需要先承认它们的存在,接纳它们,认真聆听它们,看看它们传递的讯息哪些是现在对你还有用的,哪些已经不再需要了,然后感谢它们(谢谢你们这么尽心地想要保护我,提醒我)。
当你做完这些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那些完成了任务的“警报”们将不再尖鸣或继续发出刺眼的光了。而你,也可以更真切地自己是活在当下的,活在此时时刻。(当然,如果是在咨询室里,我们会更有体验性地来做这到这些。)
然后再看通向目标的路上,还有什么在阻碍着你。 也许还有一个很大的议题,是关于原谅——对父亲的原谅。 我们来说一说原谅。
原谅一个人,不代表接纳对方所做过的行为。 更不代表对方所做的事情没有错,原谅和对错无关。
原谅意味着不再背负心里的重担,意味着停止在自己的伤口上继续撒盐。
原谅,其实是为我们自己而做的,为了获得自己内心的平安宁静。 它代表说,我允许我自己过得更好,我选择不再受苦,我值得善待我自己。
原谅,是从一个受害者成为更主动掌握自己人生的英雄的转变。
当年,父亲的暴力,父母的离异,做为孩子的你,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但今天21岁的你,你愿意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任地做些什么呢?
你说你对婚姻有恐惧,担心自己重蹈覆辙。当一个人迷了路,看不清,才会重蹈覆辙。而如果你从所发生的当中去学习,并把学习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意味着你将更有机会过和父母不一样的人生?你将更知道如何健康地面对和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一句话说得好——把过去变成一盏明灯,照亮此刻眼前的路。
有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的人生图画上被意外地泼上了黑墨,失去了色彩,乱七八糟,毫无希望。但别忘记,人生其实不是一张图画,而是一幅画卷,在这堆黑墨之前有你过往的图画,而在这之后,还有更多空白的画卷等待你去展开,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颜色,描绘什么样的图案。即便是那团黑墨,当某个时刻我们再回看整体时,它也许将不再是一个污点,而变成了大画面中的一个部分了。
喜欢你的名字,小楷,愿你做自己人生的丹青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