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知道如何去定义执念,从最表层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执着的念想”,然而在《断舍离》中我找到了对执念的最好诠释,那就是对“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的不舍和犹豫。在卷首推荐序中,张德芬写道:“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阅读咀嚼发现,人生的幸福还真就这三个字“断舍离”,而这三个字要我们做的就是放下执念,珍惜当下。
第一次阅读《断舍离》,我就按照书中的原则,以自己和物品的关系为准则,进行了一次扫除,哪怕只是这一间小小的房子,将所有零零散散的物件收拾出来后发现,有好些东西的存在在当下与自己并无任何用处,甚至将来也无用处,为什么留着,因为一直觉得这个东西对于自己有着某种别样的意义。或许这就是恋旧癖的我的毛病,每次把这些有着记忆的旧物翻晒一次并回忆已经错乱的回忆。过去终将是过去,不能活在回忆的死海。虽然我们总爱从过去中寻找话题,但时间告诉我们过去已经回不去,唯一能做的是忘记过去,把握当下。
记得有位朋友分享过他对“断舍离”的看法——“流动的选择”,就是根据当下选择利益的关系,断绝无效的联系。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判断的人才能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人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谁没有个执念,只有放下执念才能让自己看见当下拥有的,才不会被过去蒙蔽了双眼忽略了当下。
断舍离的真正要义就是当下,只有把握当下才能不为过去所累,不畏将来之艰。
放下便是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