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延安即让人即熟悉又让人陌生。
无论是儿时的民谣,亦或是少年时代的历史课本;无论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英雄故事,还是硝烟四起的红色谍战剧,延安,这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贫瘠小城,无时无刻不在倾诉着他的故事,闪烁着他的光辉,散发着他的魅力。可以说延安已然成为一枚特殊的历史印记,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虽如此,不过早前的延安于我却是模糊的,不可参透的,甚至是高高在上的。这种感觉就如同隔着一层薄薄的轻纱看话剧,虽剧情明了但却不足清晰,虽兴高意起但却意犹未尽,不免心存些许遗憾。
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延安参加培训。这让我彻底地拂去了眼前的薄纱,让我能够更清醒、明白地解读这一座城市,这一段历史。延安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是中国红色革命圣地,也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地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了长达一年之久的长征,落脚于陕西省吴起镇,从此开始了在延安长达13年的战斗生活。延安期间,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与天抗衡,大生产运动为革命者注入活力;三省吾身,整风运动涤荡革命者的灵魂。敢不敢?万丈雪山,任吾辈纵横驰骋;信不信?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青年人忘不了延安,因为没有延安就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中华儿女忘不了延安,因为没有延安就看不到头顶的日月青天。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信仰”两个字深深地打动了我。曾经,我不能理解,究竟是何种气魄能让冲锋队冒着枪林弹雨昂首向前、无怨无悔;不能理解,究竟是何种力量能让地下党员在酷刑折磨面前咬紧牙关、至死不休;不能理解,究竟是何种召唤让知识分子放弃舒适安逸的工作,毅然选择革命。但是,当我来到延安,身临其境地触碰到这里的土地,一切都有了答案,一切都变得理所应当。闭上眼,我仿佛能看到当年窑洞里闪烁着的微弱灯光;竖起耳朵,我仿佛能够听到烈士们安详的鼾声;用心体会,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到八十年前这里的金戈铁马、兵戎相见。革命是体,信仰为魂,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离不开所有共产党人的信仰。延安,今天看来,都称不上是一座宜居城市,高山僻壤,冻土皑皑,毫无生气。可就在这样一片土地上,窑洞里,共产党居住、奋斗了13年,这是何等的气魄和坚守?面对桎梏凌辱,王若飞同志能够用热血和热情祭奠革命;面对威逼利诱,叶挺将军能够从容不迫,甘为更多人的利益牺牲自我。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对信念最好的诠释,信仰的力量在这里熠熠生辉。
来到延安的这几天,我经常被深深地感动着。张思德同志是一名普通的烧炭工人,他的爱心就像他烧出的热炭一样,散发光芒。虽平凡,可是他对革命的贡献,他身上的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重于泰山。白求恩,这位无私的国际友人,主动要求来到抗战第一线,解救伤员于水火之中。可惜天妒英才,他能无数次地挽救别人的生命,可是却无法从鬼门关口救回自己。朝鲜战场战火连天,伟大领袖毛泽东毅然决定,让自己的长子毛岸英亲赴战场。毛岸英在此次战役中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朝鲜战场。当主席夫人苦苦哀求,希望能够将儿子的遗体运回国时,他只留下短短的一句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一段段质朴的故事娓娓道来,震撼人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所有的标榜都显苍白无力。“打碎骨头连着筋,扒下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这是革命时期进步青年给我们的答案。今天,身处在舒适、便捷和安逸环境中,我们青年人应如何用延安精神指导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列宁曾说:“一个人如果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青年人需要做的,就是让延安精神在当下绽放光芒。烈士陵园的现场教学中提到:我们祭奠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并不需要来到这里献上花圈,留下眼泪,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只是铭记这段历史并传承这份责任。
在如今快餐式的消费观念下,浮躁成为所有青年学子的首要敌人,多数人头脑发热、眼高手低,最后往往免不了以悲剧收场。杨晓红教授的叮嘱铭记心间,西方国家拉开的这场价值观大战正肆意妄为地侵略着、啃食着我们青年一代人的思想,美好的操守与品德正在慢慢流失。因此,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坚定的信念,养吾身浩然之正气,树万代子孙之德行。延安精神没有过时,其内涵恰恰是治愈当下顽疾的良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细细体会,沉淀内在,踏实工作,以实际行动寄托我们的哀思,肩负这份使命。
勇于正视历史,敢于修正错误。虽然当下中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我们不应一叶障目,数典忘祖。与其捶胸顿足感叹生不逢时,不如低下头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老一辈的精神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延安精神,一座永恒的丰碑,历久弥新,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