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在和匈奴作战失利后只得投降匈奴,随后终其一生也没有回汉朝。而李陵终身不回汉朝,不是他不想回,而是回不去。汉武帝杀他全家,他还怎么回去?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虽然极力邀请他回去。但是李陵要面子,他已经不愿意回了。
司马迁替李陵说话,是因为司马迁认可李陵的人品。但需要强调的是,司马迁和李陵其实并不认识。他只是听说李陵的人品好,所以才替李陵说话。其实,司马迁在李陵问题上是偏心的。他因为认可李广,所以在主观上便认可李陵。或者可以这么说,司马迁对整个李广一族都抱有很深的同情心。在这种同情心的驱使下,他为李陵说情,根本不足为奇。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匈奴右贤王部。武帝召见李陵,想要他为李广利大军运送粮草。
这里一定要搞清楚汉武帝的初衷,他并没有让李陵出击,他只是让李陵搞后勤。这其实在照顾李陵。但是李陵不愿意负责后勤,他主动请求讨伐匈奴。所以李陵后来的悲剧,其实是他自己主动请战造成的结果。
当李陵请征后,汉武帝起初并没有答应,原因是没有战马。但是,李陵坚持要出征。他夸下海口,说:“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所以在李陵这么强烈的要求下,“上壮而许之”。
同时,对于没有马的问题,武帝也并没有不管不顾。他在李陵出兵的同时,让边将路博德先出塞,在半路上等李陵,目的就是给李陵提供点给养。
然而这个路博德很自负,他觉得自己是个老资历,给李陵做后勤补给太丢人,不太想跟李陵打后勤。当然,这个话他没法跟武帝明说,于是就跟武帝扯了个小谎,说:“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汉武帝当时已经老了,有点老糊涂。他本能地怀疑路博德的话是出自于李陵的授意,为的就是找借口不出征。“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因此“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
汉武帝直接下了命令,李陵只能执行。于是他也就踏上了不归路。
后来,李陵在这里碰到了匈奴人的大部队。汉军以五千对三万,李陵且战且退。匈奴人损失惨重,本来准备退兵。但就在这关键的当口,一个叛降的兵士将李陵军队的虚实透露给了匈奴人。在得知李陵部没有援军后,匈奴人增加兵力重新加紧围攻。
这个时候,李陵的选择很诡异。他当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毕竟后来还有四百多人逃回了塞内。但是他居然抛弃大军,率小股部队突围了,在副将战死后立刻投降,大有临阵脱逃的嫌疑。“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由于李陵在初遇敌军的时候,把情形向长安做了汇报。再加上李家一门都是猛将,李广当年就是自杀的。因此,武帝主观认为李陵可能也会死战殉国。对他的气节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岂不料,这些逃回来的军士带来的却是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很自然,武帝震怒了。
汉武帝的脾气满朝文武都是知道的,于是满朝文武也就都顺着武帝的意思,纷纷发声声讨李陵,把李陵骂得狗血淋头。
这时候,只有司马迁一个人站了出来,替李陵说话。
汉武帝的脾气很多人都知道,只能顺着,不能逆他的意思。司马迁如此做法,汉武帝岂能饶他?
并且,司马迁更不应该的是,这番在不恰当时间发表的不恰当言论,又得罪了当时武帝的亲信兼大舅哥李广利。因为按照出征前的战略规划,李陵部本应该和李广利的主力会师。现在李陵被歼灭,李广利在和匈奴的正面交锋中也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其实两个人都应该遭到惩罚。
但是由于李广利害怕武帝怪罪,他便一股脑儿的把责任全部推给了李陵。汉武帝对此是气上加气,因为找不到出气筒李陵,便一怒之下拿司马迁做了替罪羊。
司马迁原本是死罪。由于凑不齐钱赎罪,就改成了宫刑。
平心而论,汉武帝对整个李广家族还是相当不错的。李陵事件后没多久,汉武帝就有点后悔了,他很后悔当时没有派兵马去接应李陵。“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作为补救,他便让令公孙敖带着部队出塞,去看看能不能把李陵接回来。
可是这个公孙敖带着一大帮人马到漠北草原转了一番,空手回来了。大概是公孙敖害怕回去挨骂,就欺骗武帝:“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汉武帝当时老了,听了公孙敖的话,一点也没有怀疑公孙敖的话,立即大怒,当场就下令灭了李陵一家。
“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汉朝老家,他回不去了。
汉武帝驾崩后,霍光和上官桀执政,这两人都是李陵年少时的好朋友。他们专门派了李陵的好友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名为出使,实则为是为劝返李陵。
“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入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对于李陵来说。
当年吹牛太厉害了,导致跟着他的五千将士死伤大半。副将阵亡,而他却投降了。他哪有颜面回去?家母妻儿,一家全族都被杀了,李陵连家都没有了,此时再回到长安,他哪里还能找到故乡的感觉?
其实他在匈奴也是受辱的,再回到汉朝,也难免因为投降而再次受辱,本来前途无限的青年将领落到这幅田地,只能说悲凉了。
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李陵在匈奴病死,终年61岁。这一年,距他降匈奴已经过去了25年。距汉武帝驾崩也有10年。
在李陵这件事上,毫无疑问,李陵和汉武帝都是有责任的。一个豪气冲天,但是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晚年易怒多疑,残酷冷血,让人难以捉摸的人。
其实可怜的人,并不是李陵。而是跟随李陵征战匈奴战死的那四千多将士。事后大家都在为李陵鸣不平,却又有谁替那四千多将士感到惋惜呢?
其实可怜的人,并不是李陵。而是李陵的一家老小。汉承秦制,律法严酷,李陵作为汉朝将军,他难道不知道投降匈奴会牵连自己的一家老小?
不过,知不知道已经无所谓了。根据历史的走势老看,即便李陵不在讨伐匈奴这件事上栽跟头,也很难说他在其他事情上不会栽跟头。汉武帝晚年干了很多昏聩之事。比如说巫蛊之祸,很难说李陵不会卷入其中。
而极力邀请李陵回去的霍光和上官桀也不是善茬子。李陵与他们二人关系不错,但他们召李陵回去,李陵也不肯。事实证明李陵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后来霍光与上官桀也翻脸了,霍光杀了上官桀,连好不容易放回去的苏武也受到牵连。李陵如果回去了,他也一样要面临站队问题。
说实话,对于李陵来说,回到汉庭还真不见得比留在匈奴安心。
再说司马迁,历史上的司马迁,就是反感外戚出身的将领,喜欢贵族出身的将领,凡是看过《史记·李将军列传》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人都能知道,司马迁就是喜欢李广,这一点是人尽皆知。
在同情李广的心态下,司马迁爱屋及乌的对李陵也是非常同情。于是,当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回长安,当满朝文武为了迎合汉武帝怒斥李陵的时候,司马迁本能反应地替李陵说了辩解的话。
他说这话的初衷并不复杂,因为他本能地认可李陵的人品。因为认可,所以替他说话。这有什么问题?
后来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在《史记》里记下了这句话:“自是之后, 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这说明,就连司马迁也觉得李陵投降很丢脸。于是他在《史记》里面记下了这句话。
丁是丁,卯是卯。满朝文武都在黑李陵,很多都是跟风骂,纯粹的抹黑,司马迁当然要驳斥这种马屁行为了。而李陵给整个陇西李氏家族抹黑,导致李氏在陇西抬不起头,司马迁也如实记载了,这有什么问题?
至于李陵的人品如何,这个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