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了《我在底层的生活》,虽然读起来有些不流畅,而且啰里啰嗦的废话有点多,但依旧让我看得十分难受。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她为了体验底层贫穷人们的生活,放弃自己所有的资源和钱财,独身一人带着1000美元还有一辆车子,去六座城市打工,想要验证穷人是否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来改善生活。
她很快就意识到,一旦离开之前的环境,进入一个底层的圈子,她只能找到每小时6~7美元的工作。为了生存,她必须接受这样低薪的工作,并且需要非常努力工作。
虽然雇主门给的薪资低的可怜,但是芭芭拉发现,一旦身处这样的环境,想要换一份工作都极其困难,这些勉强维持生计的人,不敢冒着失去一周薪资的危险去换工作,他们担心会被人从租房中赶出去或是挨饿。不是打工者愿意被剥削,而是他们没有一丁点的保障,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接受雇主的压榨。
这些人难道工作不努力吗?
不,他们比谁都拼命,但是他们却走不出这个困局。
他们每天至少干8小时,一小时才7美元。而每天他们要花费40—50美元在去住汽车旅店。
他们难道不想租房子吗?可是他们连租金和押金都拿不出。他们只能去住价格更贵的汽车旅店,因为这费用他们出得起,可这样他们就无法攒钱去租房。
他们毫无办法,因为贫穷,很多事情都无法想象,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这让我想到去年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寒门难出贵子》一文,想到2017年的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的一段话。
因为穷,你得不到更好的资源,同样的台阶,寒门子弟要比普通人走得更艰难,而肩上扛的担子,又要比其他人重很多倍。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圣经》里提到的马太效应:富人会越富,穷人会越穷。
没有真正经历过贫穷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些穷人,仅仅是为了生计就要竭尽全力,他们已经没有更多的力气去跨越阶层了。
可贫穷,不仅在威胁他们的生活,更在摧毁他们的精神。
芭芭拉难以想象,每天要超负荷干活的女佣,竟然渴望从剥削她们的经理那里获取安慰。那一刻经理不是剥削者,更像是慈善家,他的一句赞扬,就像止痛剂,给这些长期以来情感需求都被忽视的女佣们带来了满足感。
在她打工的时候,不止一位同事告诫她:虽然你有很多事情要学,但不要“懂太多”也很重要,永远别让管理阶层了解你到底多有能力,因为“他们越认为你做得到,就会越利用和剥削你。你干的越努力,就越会被剥削,而你的同事也会因为你的努力而被逼着去更加努力,这就是现实。
而让芭芭拉自己都觉得很可怕的是,她在做女服务员时,长时间劳累的工作加上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让她变得麻木,必须不计一切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她的眼里只剩下工作,同事们要不是变成自己人,就是生死大敌。任何小事可以被放得很大,一场斥责则可能到夜里还回响不已,她不知不觉变成一个眼界狭窄的人。
看,因为贫穷,你即使被剥削得面目全非,都没有人会来同情你。
现在很多鸡汤文都在批判“穷人思维”,好像这是件很轻松就能改变的事。
可如果你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你又该如何跳出这个圈?你要忙着生存,你身边的人都是如此短视,你仅存的韧性都会被磨尽,到最后你也会被同化。
芭芭拉在书中写到:“当某个人为了一份养不活自己的薪资而工作时,那么她是为你做了极大的牺牲,她用自己的能力、健康和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给你一份赠礼。社会赞许地称 这些人为’贫穷工作者’,实际上他们才是我们社会上的大慈善家。他们忽视自己的孩子,好让其他人的孩子能有人照顾;他们生活在次等的住屋里,好让其他人的住家能闪亮而完美;他们忍受穷困,好让通货膨胀率低,股价可以高涨。成为一名贫穷工作者,就是成为一名匿名捐赠者,一个没有名字的恩人,无名地奉献给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而社会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穷人门逐渐从主流文化里消失,无论是在政治 语汇、知识研究或日常娱乐里,都消失无踪。就连宗教对穷人的惨况也似乎没什么话要说,放高利贷的人终于把耶稣逐出教堂了。
芭芭拉很庆幸她只是去造访一下这个贫穷世界,她可以回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这些人往往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得待在里面。
说真的,普通人就不要再随便抱怨了,有这么多底层人民在用健康换生存,还可以靠努力拼一把的人,为什么不去做点改变自己人生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