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无聊,写无聊这件事情会不会更加无聊呢?让我惊喜的是:不会。
因为你去思考无聊这件事的时候,本身就已经脱离了无聊这个状态。百度上的无聊时这样描述的:“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情绪对无聊感的产生也有影响,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就会深陷在‘无聊’的深渊中。”为什么今天写下这篇“无聊”的文章,不是因为我无聊呢,而是我观察到身边的人大多都长期处于无聊的状态。
不知道是大学生的通病还是我们学校太不入流,大多数身边人选择了一个在我看来十分无聊的生活状态——宅。生活十分单调乏味,提前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教室和宿舍。教室里玩手机,回宿舍睡觉。偶尔的快乐是游戏升级或是外卖又出了新产品。我尊重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生活态度。但是让我自己去体验这样的生活,我也许无法坚持一个月。不是我励志变得多优秀。而是无聊常常会引发我的焦虑和恐慌。无聊往往来源于对于自我的封闭和懒于探索,既然少了一次体验的输入,那就理所当然的要承担多一次机会流失的输出。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机会,信息量越大,随之而来的机会也就越多。缺的是发现机会的人,敢于利用机会的人。如罗胖所说:“如果你有一筐白菜,你就要相信你能卖掉”。
天性好动的我,三天不运动都会觉得贼难受。这恐怕是我不选择“宅”的原因。世界这么大,我想去探索,想去体验更多的新事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变得十分宝贵。一分一秒的浪费都会让我们你自己的“小目标”越来越远。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在社会上已经很难饿死了。但是有很多人是渴死的,年轻时渴望着香车美女,别墅洋房,功成名就。但却把时间过度花费在无聊的状态中,不去探索和体验,就没有机会上岸。望梅止渴也只能度一时之劫难,成全不了终身的金身。
所以,趁着年轻,用有限的时间,去爱,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