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我们想要向前20%靠近的话,就要充分利用复利效应,而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最后,我们要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思考】
有一类人,做事成功率很高,也能迅速学习需要的新知识。
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举世闻名德裔美国科学家,科学上的成就斐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他同时也是以为出色的小提琴手(虽然算不上小提琴家),但是他一生之中酷爱小提琴,并且能够同其他人合奏贝多芬的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已经是相当专业的古典音乐作品了),他还曾经说过:“死亡对于我而言,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
又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昂纳多·达·芬奇,他的名画《蒙娜丽莎》千古流传,然而他在天文(对宇宙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的“日心说”),物理(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医学(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军事发明(发明了簧轮枪、子母弹、三管大炮、坦坦克车(达芬奇)克车、浮动雪鞋、潜水服及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滑翔机、扑翼飞机和直升机、旋转浮桥等等)、地质(根据高山上有海中动物化石的事实推断出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这个思想与300年后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的发现颇为近似。并且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方面均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因此也不得不说他在作为一位艺术大师的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巨匠。(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我想,他们在起步的时候也并不那么顺利,而是在挫折中一点点摸索规律,然后经过多次地练习去强化学习能力,产生了“复利效应”。
就我最近在学习的整理而言,有效的整理知识可以整理事半功倍,而经过整理的整洁环境,又会反过来促进整理习惯的养成。类似的还有运动,坚持一段时间的运动后,精神和体质有了改善,又增强了毅力,这些成果反过来固化了运动习惯。
“万事开头难”,因复利效应在一开始并不明显,一开始的坚持至关重要。“100天行动计划”、“每天三件事”等活动、加入同频社群相互鼓励,都是不错的辅助手段。
【行动】
寻找几件“A导致B,B加强A”的事情,比如:读书、写作、演讲、运动、健康饮食等,提升技能、增加重复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日打卡来促进好习惯的养成。